重點項目是穩增長的“壓艙石”,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2022年是陜西省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今年以來,陜西國企進一步聚焦主業,優化投資結構,通過穩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在助力陜西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當好主力軍。步入11月,多項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順利貫通:歷時21個月,機場三期工程飛行區北二跑道貫通
11月22日,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入倉澆筑完成,至此,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北二跑道順利貫通。
此次建設的北二跑道長3800米、寬45米,兩側道肩各寬7.5米,總寬度60米,等級為4E。高峰時期每日投入作業人員1200余人、施工器械200余臺。自2021年3月開始土石方與地基處理施工,截至今年11月跑道正式貫通,歷時21個月。在建設中采用了“二二五一”水穩基層攤鋪、3D毫米級攤鋪技術等多項先進工藝。
跑道是機場的生命線。為有效保障跑道安全,及時預警風險,提高跑道運行效率,西部機場集團建設了國內首個多跑道系統智能化監測系統,將覆蓋西安咸陽機場新建的三條跑道和舊跑道改造區域。通過安裝單點沉降計、分層沉降計、智能沉降儀、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等對跑道地基與道面進行監測,實現跑道建設、運行與維護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智慧民航”與“融合基建”戰略在西安咸陽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中的具體實踐。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西部機場集團將以北二跑道貫通為新起點,牢牢抓住當前施工黃金期,整合各方力量,調動一切資源,統籌推進工程建設,奮力實現項目建設新突破。
大壩主體完工:47個月連續奮戰,黃金峽水利樞紐預計年底下閘蓄水
2022年是陜西省“擴大水利有效投資年”。目前,陜西省水利建設投資穩步增長,重點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近日,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引漢濟渭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全長349米的黃金峽水利樞紐混凝土重力壩澆筑至455米壩頂,預計今年12月底實現下閘蓄水。
黃金峽水利樞紐是引漢濟渭水利工程的龍頭水源,以供水為主,兼顧發電。最大壩高63米,壩頂高程45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450米,總庫容2.21億立方米。布置有2個泄流底孔,5個泄洪表孔。其主要任務是從漢江干流取水,年供水能力10億立方米。從2018年12月起,黃金峽水利樞紐大壩分16個壩段開始澆筑,經過47個月連續奮戰,目前已全部澆筑至455米壩頂。這標志著引漢濟渭工程關鍵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進展,距離漢江水調引關中的目標又向前再進一步。
此外,黃金峽水利樞紐電站首臺機組轉子整體吊裝順利完成,標志著黃金峽水利樞紐電站首臺機組安裝進入沖刺階段。
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圍繞下閘蓄水節點目標,優化方案,增加資源投入,嚴控安全及質量,加快后續施工進度,確保實現下閘蓄水目標。
提前完成開挖:近230萬方開挖量,東莊水利大壩基坑提前50天完成開挖任務
近日,伴隨著從涇河峽谷傳來的一聲爆破震響,東莊水利樞紐大壩土建與安裝工程順利開挖至大壩建基面高程578米。
今年是東莊水利樞紐大壩土建與安裝工程轉序關鍵之年。面對大壩基坑近230萬方的開挖量,施工人員不斷調整優化施工方案,科學合理組織施工,最終使大壩基坑較計劃工期提前50天完成開挖任務。
在基坑開挖施工中,施工人員采取了前沿削瘦,減少翻渣次數的方法進行施工。為了提高出渣效率,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開挖高程制定不同的出渣方案,有效提高了開挖施工進度。為了減少爆破對基巖面的損傷,不斷優化、調整爆破參數,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爆破開挖技術,在確保施工效率不減退的同時最大化實現大壩建基面的平整度與完整性。
此外,陜西省水利建設工程中心也于近日組織召開了東莊水利樞紐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型式專項技術審查會。與會專家和代表經過質詢、討論和評議,同意通過技術審查,并就后續修改完善及下階段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