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昆侖能源管道完整性管理負責人薛慶,通過昆侖能源生產管理系統查看管網巡檢、高后果區、密閉空間等數據,燃氣完整性工作比以往更加直觀可見和專業。半個月前,昆侖能源生產管理系統功能優化升級版本新鮮出爐。“這是今年年初以來第18次優化升級。”昆侖數智公司昆侖能源項目負責人董煒說,“這次版本升級在便捷性、易用性上,有非常大的提升。”
“數字引擎”促管理模式轉變
2021年11月,由昆侖數智承建的昆侖能源生產管理系統,歷經2年建設正式上線。
這是國內管道業務領域,首次基于云的微服務架構設計的信息化系統,覆蓋生產運行、安全監控、設備管理、完整性管理及應急管理各業務應用,為昆侖能源57萬余臺套設備資產信息化,12萬余公里支線及城燃管道數字化提供強勁“數字引擎”。
系統運行一年間,全面支持安全生產業務全流程管理。初步實現“設備精細化、管道數字化、平戰一體化、作業規范化、生產智能化”的管控要求,對助力傳統生產管理模式向數字化、智能化、集約化轉變邁進,提高生產運行效率和管控水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技術創新繪管網數字地圖
昆侖能源是國內尤其是京津冀地區在冬季保供期間的重點能源企業,涵蓋全國20多個省1700多座場站,終端用戶數量超過千萬。
今年年初,昆侖數智技術團隊打響了一場技術創新攻堅戰,城鎮燃氣管網數字地圖建設邁出有力一步。
“經過180天夜以繼日的攻關,我們自主研發了KLPDM管道完整性數據模型。”技術負責人高飛介紹,借助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團隊進行管網數字地圖繪制,摸清了近12萬公里支線及城燃管網數據“家底”。通過集成移動端數據采集APP與北斗RTK高精度定位設備,實現管道數據采集厘米級精度,為安全風險精準管控,尤其是冬季保供巡檢巡查奠定了基礎。
技術創新和數字化手段的應用,給員工帶來實實在在的工作便利。“以前出現管線上閥井被埋的現象,又要找圖紙,又要看照片,現場挖得千瘡百孔,還是難以及時找到。現在,拿著手持終端,巡檢人員可以很自信地說‘就在這里挖’。半個小時問題就解決了。”昆侖能源湖北分公司東湖分公司維搶修中心主任李金國深有體會。
多措并舉迎戰冬供“大考”
隨著冬季取暖季的到來,昆侖數智昆侖能源項目組打好組合拳,多措并舉迎戰冬供“大考”。
從日常運維、應急運維、安全運維、完善運維等幾個方面著力,成立專項小組,周密部署,制定詳細冬供方案。黨員突擊隊7×24小時值守待命;加強運維保障力量,確保應急事件第一時間處置;提高應急處置級別,應急處置報送時間由以往的2小時調整至15分鐘。同時,制定應急專項預案,積極開展應急演練模擬桌面推演,確保系統安全平穩運行。
冬供期間,基層場站加強了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巡檢頻次,技術人員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快速響應研判,通過調整資源配置、優化GIS服務等技術方法,及時解決現場問題。
10月以來,昆侖數智技術培訓師深入昆侖能源基層站隊現場,詳細了解用戶使用生產管理系統情況,加強現場培訓力度,讓用戶對生產管理系統使用更熟悉更自如,為冬季保供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
“數智賦能,助力冬供更智慧。這是我們數智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昆侖數智智慧管網業務負責人劉麗君如是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