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中國中鐵、深鐵集團等歷經五年共同建設的深圳軌道交通14號線、11號線福崗段及14號線串聯的崗廈北樞紐、黃木崗樞紐、大運樞紐(簡稱“兩線三樞紐”)同時開通運營,標志著深圳打造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邁出了新步伐。
作為連接深圳東部地區的重要交通線,“兩線三樞紐”是國內一次建成規模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具有線路長、跨度大、換乘多、輻射范圍廣等特點。其中,14號線全長50.32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共設站18座,含樞紐站4座、換乘站9座、普通站5座,新設昂鵝車輛段、福新地下停車場,是深圳軌道交通四期工程最長的線路;11號線福田至崗廈北區間全長1.6公里,同步開通11號線福田站、崗廈北站,實現了與崗廈北樞紐無縫銜接。
本次建成的“三樞紐”各具特色,分別被稱為“深圳之眼”“鵬城之光” “灣區之舞”。“深圳之眼”崗廈北樞紐結合城市地下空間體系、市政功能、軌道交通、文化景觀等要素進行一體化建設,為深圳首個一次性建成連通五條線路的綜合交通樞紐,其以核心天井為基點、運用“費馬螺旋”數學原理設計的天花吊頂為國內首次運用;“鵬城之光”黃木崗樞紐采用橋、隧、站一體化建設,“引景入城”打造了低碳環保典范,將成為展示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與國際化成就的重要窗口;“灣區之舞”大運樞紐是集地鐵、城際、公交以及各類接駁設施為一體的深圳東部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實現了既有標準地鐵車站向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完美蝶變。
作為連接深圳市中心區與深圳東部地區的重要交通走廊,“兩線三樞紐”的開通運營,將極大促進深圳“東進戰略”實施、帶動臨深地區經濟發展,助力深圳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推動“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