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批準的《氫用低溫閥門通用試驗方法》、《高壓氫氣閥門安全要求和測試方法》、《氫用低溫閥門通用技術規范》等氫用閥門團體標準將正式實施。
這些標準,填補了我國氫用閥門產品在功能安全性與檢測評價方面標準的空白。
事實上,目前國內整個氫能產業鏈中大部分核心產品已完成國產替代,氫能閥門的“卡脖子”問題仍較突出,市場仍以進口產品為主。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調研,在加氫站領域,國產氫能閥門的占比不足3%,主要閥門種類如截止閥、單向閥、減壓閥、排空閥、電磁閥等產品的主流供應商以進口品牌為主,例如麥格思維特、世偉洛克等。
但是,在車載供氫系統領域,國產氫能閥門的占比相對高一些,在20%-30%左右,原因是國富氫能、上海舜華均有使用國產閥門,包括加氫口等結構簡單的閥門產品國產化比例較高。加拿大GFI、意大利OMB和美國Luxfer等公司依舊占據了70%以上市場。
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統計,截至2021年12月,全球已建成687座加氫站,以70 MPa高壓氣態加氫站為主,占比70%以上。
中國加氫站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新增加氫站數量連續兩年全球第一,同時固定站的占比逐漸增加。
我國目前加氫站仍以35MPa為主,共建成234座加氫站,2021年新建成加氫站106座。
全球加氫站呈現出外供高壓氣氫35/70MPa加氫站、外供液氫35/70MPa加氫站與現場制氫加氫站等多種技術形態。
加氫站的主要技術裝備包括氫氣壓縮機、儲氫容器、加氫機、冷凍機、氫能閥門、液氫泵與工藝控制系統等。
加氫站用氫能閥門市場迎來幾何級增長態勢。GGII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加氫站用氫能閥門的市場規模是1.26億元。受益于國內加氫站數量快速增長,GGII預測2022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6億元左右,到2025年有望達到3.06億元,2022-2025年復合增長率24.1%。
典型代表企業包括:神通新能源、富瑞閥門、瀚氫動力、上海舜華、未勢能源、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浙江宏昇、先創流體等。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