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金龍在查看鉆頭磨損情況。 |
“萬米特深井就在不遠的前方。我們要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一會兒緊盯司鉆表盤,時刻留意鉆進等參數變化;一會兒認真監測鉆井液面,不放過任何異常……10月18日21時,在中國石油首口設計超9000米的超深井——滿深10井鉆井現場,忙活了一天的劉金龍匆匆吃過晚飯后,又摸黑趕回鉆臺。
駐地餐廳電視上,正重播黨的二十大開幕會,這讓劉金龍駐足良久。二十大報告字字句句叩擊心靈,習近平總書記催人奮進的講話,讓他渾身又升騰起使不完的勁:“鉆機向深層鉆進,我們也要跟著奮進,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勘探力量。”
34歲的劉金龍,是塔里木油田勘探事業部臺盆區勘探項目部鉆井工程三級工程師,也是滿深10井的“井長”,負責該井鉆完井全過程管理,確保安全平穩鉆進。
“當前,滿深10井正處在四開鉆進階段,井深已達8500米,鉆井工具負載巨大,井底溫度高達170攝氏度、壓力超120兆帕,必須慎之又慎。”劉金龍介紹道。自今年8月滿深10井井深超8000米以來,他每天都繃緊了神經。在比肩一座珠穆朗瑪峰高度的地下超深層,任何一道工序出現紕漏,都有可能存在風險。
“操心歸操心,可看到鉆頭一天天安全高效向地下超深層挺進,我就很高興。”劉金龍坦然地說。今年9月3日,滿深10井僅用時91天就鉆進至8333米井深,創富滿油田已鉆三開中完深度最深、同尺寸套管下入最深、懸掛套管下入噸位最重等多項紀錄。
然而,超深井的鉆探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曾在三開鉆進期間,劉金龍和同事們先后遭遇極易出現蹩停卡鉆風險的膏鹽巖。要想控制9公里外152.4毫米直徑的鉆頭沿著設計方向走,難度不亞于百米外“穿針引線”。
為給鉆井強健“身板”,劉金龍和6名骨干組成了“臺盆沙鷹黨員突擊隊”,連夜展開頭腦風暴,優化井身結構設計與提速技術方案,為9套地層“量身定做”了11種鉆具組合方案。為成功穩住易噴易漏地層,他們打起鉆井液的主意,精細調配密度比重,每1小時開展6次監測,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劉金龍說:“說不累是假的,但我認為這才是青春該有的本色。”
今年8月,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新疆多地采取靜態管理措施。物資、裝備、隊伍等無法跨區域流動,給鉆井生產造成了極大影響。“青年,就應該勇于在逆境中奮進。”劉金龍沒有因為困難就止步不前。人員上井難,他就和同事們推行“大盤子”不動,“小盤子”互用,讓井隊編制不改變,調配同區域緊缺作業人員臨時執行任務;裝備進不來,他們就統籌利用好區域內各方固井、測井等裝備物資,實現資源“共用共享”;鉆井有復雜,他們就采用“線上+線下”“前方+后方”的聯動方式,聯合鉆井專家“云會診”,實現鉆井“零等停”。
聊起工作9年來的所得所獲,劉金龍笑著用一句話概括:“每天都像在‘趕考’。”從最初參與超6000米深的中秋1井,到后來超8000米深的輪探3井,再到如今設計斜深達9186米的滿深10井,劉金龍已參與鉆探了8口超8000米的“地下珠峰”。他和同事們有信心,把滿深10井打出新的“深度”。
“萬米特深井就在不遠的前方。我們要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劉金龍的話語擲地有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