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推動化工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倡議組織“攜手可持續發展”(TfS)正式發布《產品碳足跡和企業“范圍三”碳排放報告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這意味著37家化工企業已就計算產品碳足跡的全球標準達成一致意見。《指南》將為化工企業計算和監測上游供應鏈碳排放提供依據,助力化工全產業鏈減排。
“范圍三”碳排放指價值鏈上下游各項活動的間接排放。《指南》為化學材料生產全周期的碳排放提供詳細的計算說明。它規范了化工行業產品碳足跡的計算方法,并適用于絕大部分化學產品,使消費者和市場參與者在未來更直觀地比較和評估不同產品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例如,檸檬酸作為家用清潔劑中的常見成分,要估算檸檬酸的碳足跡,需要考慮生物基原料、配方比例以及多種電力的使用比例等諸多因素。《指南》針對這類情況提供了明確的計算指導,包括如何評估電網電力和可再生能源用量。這些詳細的分步指引可以幫助化學材料生產商和供應商更好地應對“雙碳”挑戰。
《指南》將從產品層面入手,進一步明確化學品產業鏈“范圍三”溫室氣體排放的統計和計算方法,最終助力整個化工行業的碳減排。此外,為確保計算的規范性、標準性和廣泛性,TfS向全社會公開披露《指南》,使之可用于計算全球其他行業中化學材料的碳足跡。
TfS主席、漢高全球供應鏈總裁兼首席采購官Bertrand Conquéret表示:“《指南》是TfS為踐行可持續發展使命、提升全球化工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水平而邁出的重要一步。這是TfS同一些關鍵的非政府組織、氣候專家和其他主要利益相關方密切合作,共同為化工行業打造一項規范統一的碳足跡計算準則。希望《指南》能為其他行業的減碳行動打好基礎。”
TfS產品碳足跡指南工作組負責人、巴斯夫可持續發展項目總監Peter Saling博士談道:“化工行業一直缺乏一套通用的產品碳足跡計算方法。過往的產品碳足跡數據具有一定局限性,且計算結果往往不能直接比較。《指南》填補了這一空白,為行業提供了計算化工供應鏈碳排放的統一準則。”
據介紹,《指南》在兼顧化工行業特殊性的同時也借鑒了常用的國際標準和準則,如國際標準化組織、溫室氣體核算體系和由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開發的碳透明度伙伴關系發表的探路者框架等。
據了解,鑒于化工行業目前急需統一的產品碳足跡計算方法,第一版《指南》主要側重于規范供應商的產品碳足跡計算方式。TfS將在今年11月發布更新內容,聚焦企業層面碳排放計算報告準則和指南。
據估計,化工行業全球市場規模達4.6萬億美元,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總量的7%,其中有77%屬于“范圍三”排放。目前,社會各界對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更高要求,行業也正根據《巴黎協定》的目標積極削減碳排放,制定可持續發展目標,不斷滿足客戶對碳排透明度的要求。
TfS督導委員會成員、拜耳首席采購官Thomas Udesen表示:“化工生產涉及數以千計的工藝、產品和具體技術,這些復雜環節使得化工行業的‘范圍三’排放計算尤其具有挑戰性。新發布的《指南》對于面向客戶的行業下游產業鏈而言極具價值,能有效幫助使用化學材料的廠商和終端用戶做出更優、更可持續的選擇。”
巴斯夫表示,作為實現方法標準化承諾的一部分,巴斯夫致力于為進一步推動TfS倡議作出貢獻,并將使其自身的產品碳足跡計算方法與公布的TfS行業標準完全保持一致。巴斯夫的自動化計算產品碳足跡的數字解決方案,已通過合作伙伴的生態系統引入市場,并將引用TfS的計算法則。
TfS倡議是一項由化工企業發起的聚焦化工供應鏈采購的全球性倡議,旨在評估、審計和改進全球化工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實踐。TfS以聯合國全球契約和責任關懷原則為指導,目前已在亞洲、北美和南美設有區域代表,并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組織。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