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第九個國家扶貧日特別報道 民族要復興 鄉村必振興

作者: 2022年10月19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中國石油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結合幫扶地區發展訴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中國石油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結合幫扶地區發展訴求和實際情況,不斷深化產業幫扶,加大消費幫扶力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地區持續發展,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0月17日,是第九個國家扶貧日,本報推出特別報道,敬請關注——

  生態幫扶 環境保護走上大美鄉村路 高原油城添“新綠”

中國石油援建的防風固沙公益林。王海濤 攝

  (實習記者許琳迪)10月7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市民何花與丈夫走進防風固沙公益林,在健身步行道拉起了家常:“以前一到風季就黃沙漫天,最近幾年市區內的樹木多起來了,沙塵天氣也有所改善,身心都變得舒暢了。”

  2019年8月,天然氣銷售公司援青干部李翔來到茫崖市這座被戈壁環繞、風沙侵襲的小城。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搞綠化工程”,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李翔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數次深入現場勘察,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選址研討,幾易方案,確保了防風固沙公益林及基礎配套項目的全面落地。

  茫崖市被稱作“最孤獨的城市”——緊鄰無人區,常年干旱少雨,沙塵肆虐,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在這樣一個高寒缺氧的西部小城,想要綠植成活絕非易事。

  李翔帶領項目總承包方請教當地自然資源領域的老專家一起梳理可栽種資源,精選了紅柳、榆樹苗、圓冠榆和新疆楊等樹種,連樹苗培育地點都要嚴格把控。含鹽量高的“鹽漬土”需要改造,他們就用微量元素、淤泥和牛羊畜糞做出“新配方”,反復進行土質改造測試,代替原有土壤。

  栽下樹種后,李翔協調各方保障綠化用水,加大灌溉力度。他三天兩頭就要去現場看一看。在多方精心養護下,6000多株苗木終于扎下了堅實的根,擔負起防風固沙、固碳釋氧的“職責”。茫崖市市民李琦笑道:“我們步行到防風固沙公益林,體會到了何為‘綠色心情’。風沙少了,我們的幸福感就提升了。”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市民們對休閑娛樂有了更高的需求。過去,下班之后無處可去是茫崖市市民的共同困擾。在考慮到市民們的需求后,項目總承包方,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青海分公司設計團隊將噴水池、景觀墻、塑膠健身步道、木質條椅、健身器材等一系列便民設施融入防風固沙公益林中,為群眾游玩、休憩提供了清新舒適的“綠色空間”。

  如今,廣場上的孩子們繞著音樂噴泉追逐嬉戲;市民在塑膠健身步道上談笑;游客瀏覽著景觀墻上的茫崖市的發展史;足球場內,球友們正在展開酣暢淋漓的足球競技……

  “廣場面積大,功能齊全,公共設施也完善,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質,讓我們小鎮市民享受到了真正的城市生活。”在茫崖市定居20多年的張玄興奮地告訴記者,“國慶放假期間,孩子們也有了好去處,不僅能進行戶外活動,還能學習景觀墻上的石油知識。”

  茫崖市的變化遠不止于此。2021年,在消費幫扶產品展銷會上,茫崖市展區的19種農副產品走向全國;青海銷售公司參股的中油新興能源公司在茫崖市加氣站啟動運營,惠及當地民眾……

  三年來,中國石油在產業幫扶、消費幫扶等方面持續發力,與茫崖市共同書寫了企地共建、產城融合的新篇章,讓“孤獨之城”不再寂寞。

  市民說

  張玄:“茫崖海拔高,風沙大,種樹很困難,從前在花土溝幾乎看不到綠色。中國石油對口援建的防風固沙公益林不僅讓環境更好了,而且為市民生活提供了休憩、娛樂的場所,讓生活有了樂趣,小鎮的風貌也日新月異了。”

  企業行動

  2020年至2022年,集團公司投資幫扶資金3000萬元,用于援建茫崖市花土溝鎮防風固沙公益林及基礎配套項目,改善了城區人居環境、提升了茫崖市市民生活品質。

  智力幫扶 持續發力走上致富路 木材廠的致富經

鄭清濤(左一)和阿卜杜外力(左二)正進行質量檢查。 朱建榮 攝

  (記者吳海燕 通訊員朱建榮)“注意天氣變化,下雨前要提前把晾曬的木皮遮蓋好。”10月12日,烏魯木齊石化公司駐喀什疏勒縣罕南力克鎮博亞克其格勒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鄭清濤惦記著千里之外的木材廠,并和廠長阿卜杜外力·約賽尹通過電話溝通著廠里的情況。

  2019年8月,烏魯木齊石化公司駐疏勒縣罕南力克鎮博亞克其格勒村“訪惠聚”工作隊通過招商引資,在村里開辦了一家名叫新疆安齊木業有限公司的木材加工廠。

  2021年4月,鄭清濤接過前一任隊員手中的接力棒,全身心投入鄉村振興的工作中。為進一步規范村辦工廠的管理,身為副廠長的他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到木材廠去了解情況。

  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的鄭清濤曾在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多個崗位從事管理工作。作為木材廠的副廠長,他經常把現代企業管理經營理念教授給阿卜杜外力。

  2021年5月,木材加工廠附近的一戶村民堆放的草垛著火了,讓鄭清濤意識到,“城門”失火很有可能殃及堆滿木材的“池魚”。于是他建議加強消防器材的配置,同時讓員工們強化日常消防安全演練,向員工反復宣傳場地干凈整潔對產品質量、火災防范的意義。

  同時,鄭清濤還建議引入獎懲機制,界定職責分工。“我是廠長,第一個就考核我吧!”阿卜杜外力認為身為廠長更應該以身作則。“質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慢慢灌輸到常年與土地打交道的村民腦中。今年年初以來,鄭清濤和阿卜杜外力商量著,進一步規范企業的日常管理。木材加工廠先后出臺了17項管理制度、71條管理要求,還將工作量從“計時”改為“計件”,鼓勵村民多勞多得。

  經過一段時間的規范管理,工廠效益逐步提升。加工廠的產值從2020年的150萬元提升到2022年的550萬元,員工工資也翻了幾番。工廠規模進一步擴大,員工人數也增加到48人。

  3年前,阿卜杜外力還是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只能靠打零工和種植兩畝半的棉花、玉米、小麥“老三樣”賺取微薄的收入,維持他們一家人的開銷。阿卜杜外力在駐村隊的幫助下不斷提高著各項技能。兩年來,他先后考取了摩托車駕駛證、汽車駕駛證、叉車駕駛證。他感慨地說,這3年的變化就像翻天覆地一般。

  現如今,村里塵土爛泥道變成了柏油瀝青路,破舊的土坯房變成了彩門白墻、整齊劃一的安居房,每家每戶的庭院前都圈起了漂亮的圍欄,種植著各種綠植。步入博亞克其格勒村,猶如走進一幅徐徐展開的田園風光優美畫卷。

  烏石化駐村工作隊憑借著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采取“黨支部+村企業+員工”的運行模式,致力于將村辦工廠繼續做大做強。

  村民說

  再努爾·加馬力:“剛嫁到村里時,到處都是垃圾,夜里沒有路燈。多年來,在工作隊的幫助下,馬路上、庭院前都裝上了太陽能燈?,F在我們村可漂亮了!”

  企業行動

  2022年,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繼續在喀什疏勒縣對口幫扶村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共投入260萬元建成30項致富惠民項目,惠及5700余戶村民,達2.5萬余人。

  產業幫扶 轉型升級走上創收路 技能培訓到田間

英霍伊拉村村民享受豐收的喜悅。李民 攝

  (記者王成凱 特約記者李民)10月14日,看著這座掛滿西紅柿的大拱棚,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烏達力克鄉英霍伊拉村村民凱麥尼沙·吾守爾樂得合不攏嘴:“塔里木油田駐村工作隊手把手教我種西紅柿,這兩個拱棚今年大豐收,最少能賣1萬元!”

  英霍伊拉村距離市區較遠,交通不發達,社會依托性差,卻有著得天獨厚的日照時長等自然條件。塔里木油田駐村工作隊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因地制宜打造溫室大棚蔬菜種植產業助農增收。

  然而,英霍伊拉村由于偏遠閉塞,村民們種植水平普遍不高,田地大面積拋荒。村民買買提吐爾遜·吾守爾說:“前幾年我不會種菜,那時院子里種的西紅柿,只有葡萄大,從沒賣過錢。”

  種菜不怕不會,有技術人員手把手教。塔里木油田駐村工作隊扶貧更重扶智。為提高村民蔬菜種植水平,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葉強在村里實施“周二大拱棚日”。駐村工作隊聯合莎車縣農技推廣中心,在每個星期二聘請2名蔬菜技術員進入大拱棚實地指導村民種菜。與此同時,塔里木油田還專門出臺幫扶政策,向每個定點幫扶村投入5萬至10萬元的技能培訓費用。

  買買提吐爾遜·吾守爾掌握了技術,嘗到了種菜的甜頭。去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依靠技術人員教授的蔬菜種植養護技術,承包了村里2個大拱棚,終于嘗到了豐收的喜悅。他說:“從來沒想到自己種菜收成能這么好。去年我用種菜掙的錢買了一輛三輪電動車和兩頭牛,今年我又向駐村工作隊申請多承包一個大拱棚。”

  收成問題解決了,駐村工作隊還多渠道幫村民找銷路。一方面,打通莎車縣周邊農產品市場供銷渠道。另一方面,建立內部銷售通道,將村民種植的零星蔬菜列入塔里木油田集中采購范圍,并在石油基地小區設立8個農副產品專柜,讓村民種植的西紅柿、辣椒、茄子等農產品有銷路。因為村民種植的蔬菜天然綠色,如今已成為暢銷貨。

  種蔬菜不愁不會、不愁銷路,還能多掙錢。一時間,村集體的82個大拱棚被“搶售一空”,村民們爭相承包。布合力氣·買買提懊悔地說:“今年擔心種不好,所以只承包了1座,明年我可要多向駐村工作隊申請幾個大拱棚!”

  “村民們目前基本都學會了種菜,這類‘田間校園’我們還將繼續開展下去,把農技送到村民的田間地頭,來年大拱棚蔬菜還能增產50%,每個拱棚至少增收1000元!”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葉強信心十足地說。

  英霍伊拉村是塔里木油田2018年開始幫扶的深度貧困村,2019年實現貧困村整村脫貧摘帽。多年來,塔里木油田累計為該村投入項目、培訓等幫扶資金250多萬元,全村人均年收入從最初不到2000元,增長到近9000元。

  村民說

  克里木·肉孜:“以前菜種不好、蔬菜品相差、賣不掉。如今,蔬菜從種植、澆水、管理到采摘,駐村工作隊每周都會到田地里手把手教。一個大拱棚的收入能達到5000多元。另外,塔里木油田還會按照市場價收購,根本就不愁賣!”

  企業行動

  塔里木油田在12個幫扶村和定點幫扶的尼勒克縣累計實施了農產品種植加工等14個幫扶項目。今年,累計在各定點幫扶村開展畜牧養殖、蔬菜種植等各類培訓732次,培訓人數1.32萬余人次,村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

  消費幫扶 擴客增收走上暢銷路 鴿子巴扎開進村

工作隊隊員正在為村民講解養鴿知識。蔡志偉 攝

  (記者莫延蘭 通訊員蔡志偉)“快來看看我養的羽鴿,又大又肥,味道特別棒!”10月9日,正在鴿舍里精心養護鴿子的新疆喀什澤普縣玉吉買艾日克村村民買買提·吐爾遜滿面笑容說道。

  2021年以來,買買提·吐爾遜在自家院子里養起了鴿子。今年5月,村里又開起了鴿子巴扎,每次在巴扎上擺攤,買買提·吐爾遜都能有上百元的收入,最多的一次甚至超過了千元。

  玉吉買艾日克村全村527戶,人口近2000人。2020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玉吉買艾日克村提前一年實現“脫貧摘帽”。如今,駐村的新疆油田玉吉買艾日克村“訪惠聚”工作隊為了讓村民日子越過越好,又想到了不少致富“金”點子。

  “在南疆區域,鄉村村民經常聚在一起斗鴿、賽鴿,或是互相交換品種,同時鴿子也是一道當地特色美食。”新疆油田玉吉買艾日克村訪惠聚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趙鴻說,“既然大家愛好養鴿子,為什么不把愛好變成事業呢?”

  2021年2月,工作隊帶領村民一起改造鴿舍,采取工作隊扶持+村兩委組織+鴿子帶頭人引領+村民投入的養殖模式,為村民免費提供種鴿,為養鴿帶頭人進行免費培訓,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和疫病監測防治。

  “以前我家庭院堆放著不少雜物,駐村工作隊幫我重新規劃,搭建鴿舍,現在我養了220只羽鴿,每年可以增收5000元左右。我計劃過段時間再多養些鴿子,這樣就能再增加點收入。”一提起自己養的鴿子,村民依明·買買提就笑得合不攏嘴。如今在玉吉買艾日克村,已經有好幾戶村民因為鴿子產業,家庭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眼看著一批批幼鴿長大出欄了,怎么才能賣出去?“飛”到更高的地方呢?工作隊又開始試著帶領村民到附近鎮子上趕起了巴扎,免費請趕巴扎的村民品嘗烹飪好的家常鴿子美食,再根據大家的意見不斷改進做法和配料。鴿子系列美食越做越好,名氣也是越來越大,鄉親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為了品嘗玉吉買艾日克村鴿子美食趕巴扎的村民絡繹不絕。

  工作隊趁熱打鐵,建立了家鴿養殖協會,開起了農家樂,形成了鴿子產銷產業鏈,最后干脆把鴿子巴扎開進了村里。

  “人們常說,不逛巴扎就不算到喀什。我要說,如果你沒來過我們村的鴿子巴扎,就不算到過玉吉買艾日克村。”買買提·吐爾遜說。

  鴿子巴扎吸引了附近的村民,大家不僅品嘗美食,還互相聊著致富經。如今的鴿子巴扎上,不僅可以進行鴿子展覽、交易、購買飼料等,還可以享受到烤鴿、鹵鴿、熏鴿等特色美食。“今后,我們還將持續延伸產業鏈,舉辦賽鴿比賽,生產真空包裝食品,建設特色民宿,促進村民增收致富。”說起未來發展,趙鴻信心滿滿。

  村民說

  買買提·吐爾遜:“幾年前,我們村子沒有如今這么漂亮,大家的收入也沒有現在這么好。如今,我和家里的親戚視頻聊天,最喜歡夸夸我們村的大變化。這一年,我在工作隊的幫助下養起了鴿子,心里別提多高興。”

  企業行動

  新疆油田公司連續6年被評為“訪惠聚”駐村工作優秀組織單位。2022年,新疆油田通過實施產業幫扶,投入資金400萬元。通過“鴿子庭院經濟”,玉吉買艾日克村12戶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