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州核電預應力專項團隊的“核”力攻堅下,10月9日,漳州核電1號機組安全殼預應力第四階段比計劃提前4天完成,取得了預應力專項工作的階段性成果。漳州核電1號機組預應力系統位于內層安全殼,預應力鋼束分為倒“U”形鋼束和水平環向鋼束。整個施工過程按照“2+6+1”模式實施,即兩個試驗(全尺寸灌漿試驗和摩擦力試驗)、六個階段和一個監測。
預應力對核電站施工技術和質保等級要求高。并具有交叉作業多、工序復雜、作業環境狹窄、作業面隱蔽的特點。漳州核電1號機組預應力施工期間,因內、外殼結構等前置條件對雙平臺安裝的制約,加之疫情對設備、材料進場的影響,預應力施工存在一定滯后情況。
針對專項工作存在的困難,漳州核電預應力團隊堅持以“同一面黨旗,同一個夢想”為指引,通過系統思維,結合以往施工經驗,在施工邏輯、工器具、施工工藝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創新和優化,在源頭上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質量,并極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預應力團隊嚴格將“前置化、精細化”的管理思路落實并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力行“業主主導下的總承包”模式。提前啟動標準差異化分析,排除質量風險;組織模擬推演,為進度控制提供最為科學合理的技術支持;每日過程巡檢制度,確保每個操作面每日不少于兩次過程巡檢,為現場安全保駕護航;每日班后碰頭會制度,計劃分解到天,做到即時問題即時解決,形成流水式無縫銜接作業。
預應力第四階段的提前完成,為1號核島外穹頂施工、內外殼間貫穿件、設備閘門、主系統回路管道安裝等主關鍵線路相關工作窗口的按期釋放創造了先決條件,同時為年底完成預應力施工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