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沈生蓮)“遠程技術支持,井場各方力量協作共享,我們摸清了‘三高’井的‘脾氣’,打出了底氣。”9月25日,西部鉆探青海鉆井70247隊平臺經理李圣感慨道。9月16日,在青海油田地層壓力系數超過2.0、井深超過5000米的條件下,第一口長井段隨鉆擴眼井完井,機械鉆速較鄰井獅303井提高22%。
這口井位于柴達木盆地高溫、高壓、高含硫的環英雄嶺構造帶。李圣說的底氣是西部鉆探立足“五統一、六共享”格局,加速攻克柴探1井所在區塊表層惡性漏失,地層承壓能力弱,鹽間、鹽下“窄密度”窗口等難題的合力。
這口井海拔3460米,一開、二開地層漏失壓力和坍塌壓力都沒有鉆井液密度窗口可循。結合“三高”施工風險,西部鉆探、青海油田共享區域資料。同時,西部鉆探通過EISC遠程會診,加快千里油區鉆井現場復雜預防能力、遠程指揮決策能力,縮短復雜研判時間、提升處理效率、降低安全風險。西部鉆探成立技術攻關小組,和青海油田共同借鑒兄弟鉆探技術資源,依托空氣鉆井、精細控壓等,解決了中淺部漏失難題,實現了區塊構造儲量研究的目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