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會議】9月3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舉辦建所四十周年系列活動:固體物理與材料科學學術報告會,旨在探討固體物理與材料科學的前沿研究和發展前景,謀求固體所創新發展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會議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汪衛華、龔新高分別受聘為固體所學術所長、科學顧問。
安徽省委組織部二級巡視員劉長庚、合肥市副市長朱勝利、合肥研究院院長劉建國出席并致辭,安徽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孫斌,合肥研究院黨委書記黃晨光出席會議。合肥研究院副院長宋云濤主持聘任儀式。
劉建國表示,汪衛華、龔新高兩位院士此次受邀回所報告并分別擔任固體所學術所長和科學顧問,將極大鼓舞科學島和固體所人奮勇前進的決心、信心和勇氣,為合肥研究院的創新發展增添新引擎,為科學島加強新時期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新格局。
朱勝利指出,近年來,合肥創新成果捷報頻傳、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創新環境持續發展。下一步,合肥市將針對科研工作的需求清單,完善服務保障機制,持續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將科技創新這個關鍵力量進一步轉化為合肥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劉長庚表示,“嫦娥鋼”已然成為安徽省科技創新的一張名片,期待固體所未來進一步加強創新研究、人才培養和產業轉化,滿足國家新材料戰略需求,并通過高技術成果輻射帶動安徽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為我國的材料技術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固體所所長梁長浩作題為《懷才逐夢四十載 匠心傳承譜新篇》報告,介紹了固體所四十年發展歷程和未來發展方向。四十年來,固體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逐步形成了空天服役材料、核能工程材料、電子信息材料、能源環境材料、前沿交叉等特色鮮明的學科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培養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高層次人才。未來,將繼續以材料領域重大需求為牽引,堅持科研自信、堅守科技初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而努力奮斗。
授聘儀式上,黃晨光宣讀聘任文件,劉建國為兩位院士頒發證書。
固體所黨委書記田興友主持特邀報告環節。汪衛華院士長期從事非晶態物理,新型非晶、納米材料及其它亞穩材料在高壓、低溫、微重力等極端條件下的制備、結構、物性研究。在特邀報告環節,他作了題為《非晶物質的“缺陷”及性能調控研究》的報告,介紹了基于非晶流變單元模型發展的非晶性能調控理論、方法技術及在高性能非晶合金開發應用等方面的系統性創新成果;龔新高院士長期從事凝聚態體系結構、電子結構和計算方法發展研究。他在特邀報告——《固體所與我》中,用老照片生動回顧了在固體所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點滴趣事,介紹了其在玻璃研究方面的新進展。
下午舉行了固體所研究方向報告會,科研人員代表分別圍繞空天服役材料、核能工程材料、環境能源納米材料、電子信息材料、超高含能材料等內容做了專題匯報。報告結束后,與會人員圍繞學科凝練、人才培養、團隊建設等問題展開互動交流。
安徽省、合肥市發改委,合肥市科技局有關負責同志,合肥研究院固體所領導班子等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