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疆不斷加快新能源產業規模化開發步伐,帶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能源項目規模擴大、“三基地一通道”建設全面加快的良好態勢。1—7月,新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達到44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較全部發電量增速高5.8個百分點,占發電量之比為19.2%。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新能源處副處長李楨介紹,立足建設國家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我區新能源開發規模持續擴大,已集中建成哈密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正在積極推進準東、哈密北、南疆等千萬千瓦級新能源產業基地規劃布局,新能源產業規模快速擴張。同時,突出優化服務創新管理,自治區已經形成“一張圖”布局、清單化備案、“標準地”用地等新能源發展十大機制30條具體舉措,為推動我區新能源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提供根本保障。
為加快構建我區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出臺《服務推進自治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操作指引(1.0版)》和政策解讀文件,明確7條新能源項目建設推進路徑,加速推進我區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規模發展壯大。
同時,新疆還大力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新能源電價機制實現創新。今年4月印發《完善我區新能源價格機制的方案》,明確將2021年起投產的新能源平價項目發電量全部納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大工業用電順價均攤等方式,實現2021年起投產的新能源平價項目目標上網電價0.262元/千瓦時。清晰價格信號釋放以來,各市場主體投資建設積極性明顯提升,今年以來,全區開工建設新能源項目規模超過4000萬千瓦,全區風電、光伏發電產業進入持續健康發展階段。
聚焦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新疆新能源接入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電網配置資源能力不斷增強。強化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建設,組織實施煤電靈活性改造,加快阜康、哈密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實施電化學儲能,推動“新能源+儲能”深度融合,切實提高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調節能力。加快推進“疆電外送”第三通道前期工作,力爭項目年內實現開工建設,進一步提升新能源外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