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2日,閥門上市企業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報告陸續披露。
閥門上市企業是閥門行業的排頭兵,這些企業年中的經營發展情況、特點和動向,對于閥門全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期,閥門期刊對2022年上市公司半年度報告進行全面梳理,分主板、創業板、北交所三個板塊對相關企業上半年度報告進行解讀。
整體情況
本文統計企業包括在滬深主板、創業板和北交所上市的閥門企業共計15家,其中主板10家,創業板3家,北交所2家。截至2022年9月2日,15家完全披露了上市公司半年度報告。下面是各上市公司主要數據披露情況一覽。
從15家上市企業的半年度報告來看,主要呈現出兩方面特點:
一方面是整體業績呈現下降態勢。在15家企業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有5家,利潤同比下降的有8家。
2022年上半年企業整體業績呈現疲態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對全球政治、經濟、能源等帶來巨大沖擊。二是全球“滯脹”風險顯著增加,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態勢明顯。三是國內疫情多發散發,對經濟穩定運行造成了一些影響。
與此同時,在暫時的危機中也潛藏著新的增長點。2022年上半年,國際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油氣價格高位震蕩,油氣設備行業隨油價上漲逐步復蘇,總體利好閥門企業,部分企業石化閥門業務有所上漲。另外,氫能、鋰電等新能源發展迅速,部分企業依托于此,業務實現了逆勢增長。
下面我們將逐一企業為您分述。
滬深主板企業(10家)
本次共統計在滬深主板上市的閥門企業(或與閥門行業關聯度較高)的企業10家,聚集了我們行業大部分龍頭企業。
紐威股份(603699)
報告顯示: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紐威股份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方案,包括:調整市場戰布略局;完善全球化技術研發體系;加強與客戶的遠程交流;2022年上半年公司技術突破、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品牌影響力等業績指標得到提升。有以下方面值得關注:
1.持續拓展產業布局
①提升高附加值閥門生產能力
公司于2020年投資新建的紐威流體控制(蘇州)有限公司,未來主要生產各類蝶閥等高性能、高附加值產品。
②核電閥門輸出海外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承接的英國HPC項目順利完成驗收與發運,成為國內首個成功給歐洲提供核級閥門的中國廠家。公司再次與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組織簽訂了一系列新的供貨合同。
③海工領域取得新突破
2022年上半年,紐威石油設備在海工領域獲得新突破。一方面,由紐威石油設備獨立研制的3000米水深級別水下閥門被客戶正式批準。另一方面,在FPSO領域,石油設備成功接到巴西某重要客戶的FPSO項目。
2.推進技術、及研發升級
①積極推動工藝技術升級
持續開發與運行專用設備,車鉆一體、FMS柔性加工中心、各類研磨專機等專機專用;推進自動化設備的開發與應用,提升壓力測試、表面處理、密封面硬化、裝配研磨等工序的自動化程度。
②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公司成功交付40” 300LB大口徑高溫吹掃三偏心蝶閥,打破了進口廠家在高溫蝶閥領域上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高粘度角式調節閥應用于高性能苯乙烯裝置實現了業績突破,解決了這一高性能調節閥的國產化問題。
③實現多項技術突破
HVOF(超音速火焰噴涂)技術是金屬涂層制備的關鍵技術,經過研究,公司實現了硬密封噴涂球座自主成套的目標;2022年初,公司開始研發超高壓先導式安全閥,并于近期通過了最終試驗,完成了該產品的研發工作。
3.深化合作及服務
①與國內外高端用戶合作進一步深化
在繼續與SHELL、TOTAL、中石油、中石化等全球能源行業巨頭繼續合作的同時,參與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重要項目中。此外,公司產品在多晶硅及可降解塑料市場快速擴大,同時,產品還被使用到海洋風電、氫能、地熱、生物能等清潔能源開發項目中。
②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便利的遠程服務
受到國內外疫情影響,2022年公司繼續推廣遠程服務,涉及部門包含技術、銷售、項目管理等多個部門。
江蘇神通(002438)
報告顯示:江蘇神通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04億元,同比減少16.12%,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對公司產品交付、客戶驗收、資金回籠等產生了較大影響。
1.積極布局新業務領域
公司在滿足高端特種閥門市場需求的同時,積極拓展通用閥門市場;創新營銷模式并加大市場開發力度;通過閥門智能制造和“兩化融合”項目的實施,實現產品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
2.產品、技術創新取得新成果
①產品持續完善創新
公司致力于核電、核能裝備、超(超)臨界火電、高效燃氣輪機、液化天然氣、石化領域以及軍工領域的儀表閥、隔膜閥、調節閥、閘閥、波紋管截止閥、低扭矩球閥等特種專用閥門的研制和開發。
②新取得授權專利28件
2022上半年,公司新取得授權專利28件;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擁有有效專利383件,其中發明專利53件、實用新型專利328件、PCT2件。
中核科技(000777)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5.58%,主要是由于疫情影響,公司訂單承攬及出產完工交貨同比下降所致。2022年上半年核電閥門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0.05%,主要是受核電項目周期影響。
1.產品研發
公司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現已形成4個科技創新平臺+3個人才培養基地+2個校企聯合研發中心的“4+3+2”平臺體系。
2.市場拓展
堅持差異化市場戰略,抓住主要目標市場機遇,積極布局新市場,穩步推進海外市場。
3.內部生產
以數字化轉型為引導,深入推進“兩化融合”,公司力求在商業模式、生產模式、運營模式創新,構建數字化供銷生態系統,實現企業智能決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智能自控(002877)
上半年,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努力開發新型產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等新興行業,保持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
1.市場拓展
公司在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傳統領域中不斷提升自身控制閥產品的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研發投入,針對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客戶,公司針對性的研發了相關產品,取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饋。
2.公司生產
公司募投項目投產后產能逐步釋放,規模效益逐漸顯現,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去年同期繼續穩步增長。
川儀股份(603100)
公司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加強精益制造能力建設,主力產品在化工、冶金、新能源等行業實現銷售增長。
1.市場開發拓展
公司新增訂貨同比增長16%,自動化儀表及控制裝置業務在新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等市場均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從應用行業看,石油化工、冶金、市政公用及環保市場訂單占據營收前三甲。主力產品中智能調節閥、分析儀器、智能執行機構、智能流量儀表、溫度儀表等營收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
2.技術及產品研發
①新產品投入市場
高參數電液執行機構、船用電動執行機構等相繼完成研發并投入市場;成功研制出耐壓值達42MPa的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樣機;高精度HART溫度變送器通過全性能試驗。
②突破“卡脖子”技術
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解決關鍵“卡點”、掌握核心技術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例如在化工行業:大口徑三通波紋管調節閥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和制造工藝,實現首臺套應用。
③完成多個重點研發項目
本報告期,公司完成“微型集成掃描光柵微鏡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等5項國家、重慶市重點研發項目,在研市級及以上科研項目38項;參與國家、行業、團體標準制定9項;新增專利89件。
3.數字化、智能化生產
①智能產品邁上新階
公司智能調節閥、智能變送器、智能執行機構、溫度儀表等產品產能再上新臺階。
②建設數字化生產線
新增4條智能生產線,1個數字化車間,累計建成39條智能生產線,6個數字化車間。
③智能工廠建設穩步推進
智能調節閥創新示范智能工廠、智能變送器創新示范智能工廠基本建設完成,第3個智能工廠—智能現場儀表創新示范智能工廠啟動建設。
青島偉隆(002871)
公司是專業從事給排水閥門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城鎮給排水系統、消防給水系統、空調暖通系統以及污水處理系統等下游應用領域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
公司具有提供以閘閥、蝶閥、截止閥、調節閥、旋塞閥、止回閥、減壓閥、報警閥、雨淋閥等為主的多個系列、共2,000多個規格產品的能力,能夠滿足客戶一站式采購需求。
公司取得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核發的《裝備承制單位注冊證書》,成為第三類裝備承制單位,為部分海軍艦艇裝備、軍事基地、造船廠等單位提供生產裝備、生活設施配套所需的閥門產品。
應流股份(603308)
公司立足航空航天、核能核電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國家重大裝備自主可控和特種裝備領域,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1.市場開發與拓展
①主營業務穩步增長
公司航空航天新材料及零部件實現營業收入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00%,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公司核能新材料及零部件實現營業收入1.4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7%。
②參與重點項目
國務院核準新建3個核電項目共6臺機組,分別采用CAP1000技術和華龍一號技術,為公司核能核電業務后續增長提供了穩定支撐。公司核輻射屏蔽材料取得突破性進展,拿到國家重點項目訂單。
③高端裝備零部件突破增長
高端裝備零部件實現營業收入5.8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6%。受益于油氣價格上漲,油服、煉油等行業裝備需求較好,公司傳統油氣板塊有所復蘇。
2.研發與創新
①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用技術和創新實力建立行業優勢壁壘,公司研發費用1.49億元,占營收比為13.5%,較上年同期增長23.25%。
②多項目持續深入研發
重點研發了“國產大推力航空發動機高溫合金薄壁機匣的技術研發及應用”、“單晶及定向葉片的制殼系統技術研發及應用”、“SJA渦軸發動機國產化項目”、“大尺寸薄壁渦輪承力機匣合金及鑄造技術基礎”等項目。
道森股份(603800)
上半年,公司海外訂單收入有較快增長,對公司扭虧為盈有較大幫助。國內市場逐步發力,在多項重點項目中獲得突破。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50%,經營實現扭虧為盈。但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增長、匯率變動、市場競爭加劇等仍然是公司當前面臨的挑戰。
永和智控(000795)
公司持續聚焦腫瘤精準放射治療細分領域,穩健發展水暖閥門管件業務。2022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94%。
1.市場拓展
①主抓醫療業務
主抓腫瘤精準放射治療產業核心運營能力,推動醫院精細化管理。
②引入中間商渠道
新冠疫情持續對公司的海外貿易有一定影響,為穩定銷售渠道,公司在閥門管件業務引入了中間商渠道,借助中間商資源有效維系客群關系。
2.優化生產工序
①推進工藝升級
公司持續推行閥門管件生產工序的改造升級,對原來的工藝鍛造流程進行部分合并,改進原料配比技術和廢料的回收工藝,最大化提升產品的經濟效益。
②提升智能化水平
對部分車間實施機器人技術改造,通過投入的機械化手臂,全智能化的完成工藝流程操作,有效提升信息化、自動化、智能智造水平。
創業板企業(3家)
浙江力諾(300838)
公司積極開拓市場(尤其是在多晶硅、鋰電池等新能源相關行業業績表現有較大突破)、提升產品和服務,銷售訂單同比上期有較大的增長。
1.積極拓展新能源市場
公司針對鋰電、多晶硅等新興行業特點開發、改善公司產品,在該行業已累計了一定的行業經驗并擁有了優質的客戶群體,如九江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期內,公司鋰電、多晶硅等行業的營業收入為1.2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 29.50%。
2.加速推進數字化建設
公司啟動 ERP 系統全面升級計劃,將對營銷系統、供應鏈系統、業財融合、人力資源等業務模塊進行全面數字化迭代升級。
萬訊自控(300112)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9億元,同比增長27.90%;公司銷售毛利率受部分原材料漲價及銷售產品結構調整、列支可轉債利息等因素影響,本報告期下降至50.56%,但仍保持較高水平。
公司繼續加強營銷渠道及團隊建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期間費用發生額為1.91億元,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41.46%,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2.35%。
冠龍節能(301151)
冠龍節能主要從事節水閥門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蝶閥、閘閥、控制閥、止回閥等閥門產品及其他配套產品,主要應用于城鎮給排水、水利和工業等下游領域。
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多個重點工程,包括:李家巖水庫輸水管道工程項目采購閥門II標段、懷化市主城區應急水源一期建設工程水廠設備采購與安裝項目、沙田污水處理工程一期廠區工程閥門設備及伴隨服務采購等。
北交所企業(2家)
中寰股份(836260)
上半年,公司共有 20 個研發項目處于持續研發中,主要研發的項目包括:井口控制超高壓部件、罐根閥配套執行機構、氣動執行機構部件機器人流水線研發等。以上研發項目主要覆蓋閥門執行機構、井口安全控制系統和橇裝設備三大方面。
截至 2022 年 6月 30 日,公司共取得授權專利33 項,包括發明專利 5 項,實用新型專利 28 項。
常輔股份(871396)
公司營業收入下降的 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受新冠疫情影響,銷售訂單減少,部分訂單交期延緩。
本公司屬于儀器儀表制造業中的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業,公司專業從事閥門執行機構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依托自身在閥門專用電機驅動技術、電動執行機構智能化技術、電動執行機構的核 電技術等核心技術的競爭優勢,提供滿足不同工作環境需求的閥門執行機構產品。
公司生產的閥門主要包括普通產品、智能型產品、核電產品三大類。產品廣泛應用于核電、石化、冶金、市政、電力等行業和領域。
述評
上面,我們對2022年上半年15家閥門上市企業的辦年報情況進行梳理,可以看到上述企業在市場、技術、產品、產能、推廣、研發投入等方面存在不少可借鑒之處,下面我們一一進行述評。
▶雙碳之下,新能源發展迅速
近年來,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行業發展建設步入爆發期,上述部分企業積極布局,在該領域取得喜人的成果。
①川儀股份
響應石油化工、新能源行業應用需求,成功研制出耐壓值達42MPa的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樣機;高精度HART溫度變送器通過全性能試驗。
②浙江力諾
公司針對鋰電、多晶硅等新興行業特點開發、改善公司產品,在該行業已累計了一定的行業經驗并擁有了優質的客戶群體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較大
受疫情反復影響,部分企業上半年營業收入有所下降。
①江蘇神通
新冠疫情對公司產品交付、客戶驗收、資金回籠等產生了較大影響。
②中核科技
由于報告期受疫情影響,公司訂單承攬及出產完工交貨同比下降所致。
▶技術持續創新,加快以國代進腳步
受主客觀原因影響,當下整個行業在中高端閥門方面的技術和產品亟待提升。部分上市閥門企業針對中高端閥門產品的研發和關鍵閥門國產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并充分收益。
①紐威股份
公司成功交付40” 300LB大口徑高溫吹掃三偏心蝶閥,填補了國內空白。
②川儀股份
大口徑三通波紋管調節閥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和制造工藝,實現首臺套應用。
▶加大研發投入,擺脫落后產能
①應流股份
公司研發費用1.49億元,占營收比為13.5%,較上年同期增長23.25%。
②萬訊自控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期間費用發生額為1.91億元,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41.46%,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2.35%。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