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峰 通訊員任佳偉 卜軍)截至8月29日,長慶油田老油田重復改造技術示范區——隴東華慶超低滲透油藏轉變開發方式工業化試驗已累計實施116口井,日增油水平突破328噸,累計增油達到11.2萬噸。這標志著長慶油田超低滲透油藏轉變開發方式工業化試驗已經邁入高效發展新軌道。
長慶油田超低滲透油藏動用儲量占比高、產能貢獻大,是油田上產穩產效益開發的壓艙石。自2016年中國石油開展隴東華慶超低滲透油藏轉變開發方式工業化試驗以來,長慶油田瞄準超低滲透油藏水驅開發單井產量低、采油速度低、采收率低等諸多開發瓶頸,立足實際,大膽創新,不斷深化開發理論研究和持續開展技術創新。突破形成了超低滲油藏滲流場重構壓驅一體化工藝技術,實現了超低滲透油藏在滲流關系上由注采面積滲流向體積開發立體滲流轉變;在注采關系上由傳統平面水驅向井間縫間驅替滲吸轉變;在改造強度上由壓裂單一裂縫向大規模改造復雜縫轉變;在驅油介質上由補能水驅介質向高洗油效率驅油液轉變。逐步探索形成了超低滲透油藏大幅提高采油速度的同時,提高采收率的多種新型開發模式。
同時,長慶油田在工業化試驗中,針對水平井物性變差、高含水以及水平段長度短、井筒狀況復雜等問題,堅持以“綜合補能、體積改造、協同滲驅”為核心主線,重點通過加大裂縫布縫密度、提高改造強度、優化工藝管柱以及超前預案組織的管理方式,持續開展新工藝現場試驗,并精選技術骨干全力支持現場試驗,使水平井體積壓裂技術效果和施工效率明顯提升,水平井平均單井產量達到10.4噸,施工效率由以前的每段4天提升至每天3段,產油能力由之前的2.1萬噸增加到13.2萬噸,高效建成了國內首個十萬噸級轉變開發方式示范區,為同類超低滲透油藏高效開發提供了新途徑和示范引領作用。
目前,長慶油田按照集團公司的戰略規劃部署,不斷總結完善轉變開發方式關鍵技術體系,持續擴大轉變開發方式應用規模,優選典型區塊,加快完善隴東華慶油田超低滲透油藏百萬噸上產實施方案,強力支撐老油田高效穩產建設。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