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敬瀟 通訊員李蒙)記者8月26日從大港油田獲悉,這個油田在組織實施西10-15-1井割縫管大修解卡打撈施工時,創新工藝思路,將自生酸解堵技術轉換為割縫管酸洗解卡技術,將應用多年的大修機械解卡工藝創新為簡易化學解卡工藝,僅單項工序就節約作業時間10天,節約大修費用26萬元。
西10-15-1井為油層割縫管防砂生產井,正常日產油5.2噸,今年4月因割縫管防砂失效,在上修打撈割縫管時,解卡未開,轉為計劃實施大修解卡施工。8月,采油五廠再次組織對該井實施作業。在編制該井工藝設計時,修井技術人員結合生產數據,詳細分析了造成割縫管被卡的原因,創新提出將這個廠應用的自生酸解堵工藝轉換為酸洗化學解卡工藝,省去大修工序。
在組織實施過程中,修井技術人員嚴格把關藥劑用量、施工程序、浸泡時間等關鍵節點,確保各項參數按要求達標。經過4個小時的酸洗浸泡和2個小時的活動打撈,最終實現西10-15-1井化學解卡一次性打撈成功,實現了港西割縫管打撈技術的新突破。
據悉,大港采油五廠每年在修井過程中因打撈割縫管卡造成大修施工多達10余井次,在實施酸洗解卡后,單項工序費降到4萬元,實施周期減少10天,預計全年減少費用支出260萬元以上。此項工藝技術的實施成功,既為這個廠節支降耗開辟了新途徑,又為修井解卡施工探索了新方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