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徐立志 蘭洪奎)今年,大慶油田采油七廠加快推進智能納米驅油技術規?;瘧?,計劃實施現場試驗17口井,累計增油2550噸。截至8月26日,已完成7口井的現場施工。
智能納米驅油技術是利用一種國際領先的高科技近二維納米材料對地層油水界面進行調整,改善油層孔隙滲透性,剝離驅動剩余油,從而實現增加油井產量,提高油層采出程度的增產技術。
說它“智能”,是因為這種納米材料具有良好的親油性,注入油層后幾乎不會在巖石表面吸附停留,而一旦遇到剩余油,它就會“抱住”剩余油,并利用其楔形結構“鏟油”,將附著在油層孔隙內部的油滴、油膜“連根拔起”,再通過高效乳化降黏作用挾帶出來。這就如同一個聰明的“大腦”,能夠在油層中準確識別出剩余油。
“個子小”是它的另一個優勢。它的最大長度只有80納米,可以輕松穿過油層孔隙。在滲透性差、難開發的致密油層中,平均喉道半徑為800納米,這個“小個子”能在致密油層中“自由穿行”。未來在砂巖、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低孔低滲稀油油藏、常規稠油油藏中都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
同時,它還是個環境友好型產品,化學性質穩定、無毒無腐蝕,又耐高溫高鹽,在驅油時不會對地層環境造成任何影響,采出地面后可以在常規集輸系統中安全輸送,安全環保無風險。
去年,采油七廠已經運用智能納米驅油技術開展了先導試驗,首批3口試驗井,平均單井累計增油207.8噸,含水率下降3.5%,截至目前,平均有效期達168.3天。其中7P63-S672井的試驗效果最好,含水下降了4.1個百分點,累計增油達430噸,階段有效期270天,階段投入產出比達1∶6.4。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