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華 通訊員范家偉)“在數百里之外就能實現對水平井的遠程實時監控,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真不錯啊。”8月26日,塔里木油田油氣工程研究院鉆完井遠程管控中心副主任葉明濤在電腦上查看數據時說。
塔里木油田生產指揮可視化平臺現已在大屏端、PC端上線應用,生產運行形成了三級貫通的模式,初步實現了全油田生產可視、可監、可控。近年來,塔里木油田堅持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以云端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整合資源,建立數據采集、傳輸、分析、決策的全流程工況智能診斷分析系統,形成少人高效的數字化生產管理機制,為天然氣冬季保供贏得主動權。
大數據驅動業務模式轉型。塔里木油田多年來跨部門、跨領域的數據集成共享不夠充分,部分系統存在數據孤島現象。去年以來,油氣數智技術中心以勘探開發“夢想云平臺”和“數據湖”技術為基礎,率先搭建了以“數據銀行”為核心的塔里木油田區域數據湖,打破信息壁壘,讓優質數據匯聚成“湖”,盤活數據資產,深挖數據價值,使其參與油氣生產管理決策,驅動業務管理模式優化。今年上半年已完成37個專業數據入“湖”階段任務,數據管理主體責任、采集規范和管理細則更加明確,形成了數據治理閉環。目前,“數據湖”日均訪問6萬余次。
新技術夯實高效生產“底盤”。塔里木油田鉆完井遠程管控能力穩步提升,井漏、阻卡報警準確率大幅提升。生產指揮可視化平臺的上線,提升了油田對鉆完井現場的遠程管控能力,實現了“千里眼”“遙控手”的功能。工作人員通過對170余口井監測,及時推送異常預警,避免卡鉆20井次,輔助開展遠程巡檢發現問題21項,遠程會診故障復雜井17井次,基本形成了實時傳輸、專家決策、及時調整的新型技術支撐模式。中小型場站無人值守率達92.5%,有效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
新模式打通生產運行新路徑。近年來,塔里木油田致力于智能化發展,運用智能化設備打造組件式開發、積木式搭建的開發新模式。2021年12月,智能運營中心信息系統1.0正式投入運行,實現了系統間互聯互通的新生態。同時,技術人員深度融合生產運行、安全管控、技術支撐和經營管理需求,系統構建數據分析應用平臺,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推進生產過程實時監控、設備調參智能操控、異常故障智能診斷、風險因素智能預判。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