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鵬 通訊員董海海)截至8月22日,新疆油田百口泉采油廠于4月下旬在瑪湖油區水平井夏92_H井實施二氧化碳吞吐技術后,平均日產油6.9噸,累計產油765噸,在增產的同時,實現二氧化碳有效利用,為油田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4個月前,夏92_H井還是一口“躺平”井,已經產不出原油,如今它“變身”成為實施二氧化碳吞吐技術后“起死回生”的代表井之一。通過應用這項技術,新疆油田更多“躺平”井不僅復活,還實現二氧化碳地質埋存。
近年來,新疆油田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不斷加快 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工作部署落實,取得顯著效果。
今年6月,油田設立油藏地質工程等5個工作專班,計劃全年開展CCUS相關工作24項。目前,已按時完成9項工作,整體工作完成進度率達61%。同時,為完成全年注碳目標,在準噶爾盆地西北緣、腹部和東部優選了10個油藏開展現場試驗。截至目前,已投注6個油藏,累計注碳4.43萬噸。
據測算,準噶爾盆地適宜開展CCUS的已開發油藏,可埋存近4億噸二氧化碳,同時具備5億噸以上的二氧化碳咸水層埋存潛力。
自2007年起,新疆油田依托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等重大專項和重大開發試驗,在室內評價、油藏工程、注采工藝、地面集輸等方面持續攻關研究,形成了機理研究、注采參數優化、高氣液比舉升工藝、伴生氣二氧化碳捕集及循環利用等十余項關鍵技術。
2015年以來,新疆油田優選不同類型的65個油藏開展了二氧化碳驅、二氧化碳前置增能壓裂、二氧化碳吞吐等現場試驗,累積注入超過38萬噸二氧化碳,階段增油12萬噸以上,階段埋存約30萬噸二氧化碳,取得了較好的生產效果,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效果明顯且潛力大,驗證了準噶爾盆地開展二氧化碳驅油的可行性以及埋存的安全性,準噶爾盆地“CCUS新疆模式”逐步形成。
2019年,新疆油田準噶爾盆地CCUS項目被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OGCI)推選為全球首批5個CCUS產業促進中心之一,也是國內唯一獲此稱號的中心。
新疆油田聚焦“雙碳”目標,積極貫徹和落實中國石油“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制定了千萬噸級CCUS/CCS遠景規劃,計劃用3個五年時間實現盆地1000萬噸/年驅油、1000萬噸/年咸水層埋存及盆地二氧化碳管輸環網建設的目標,構建準噶爾盆地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破解產業轉型升級和能源保障、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矛盾,為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新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