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全景。 高云龍 攝 |
(通訊員馬斌珂 楊文軍 楊智翔 李長江)7月30日,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簡稱廣東石化項目)26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中交儀式、兩套30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中交儀式分別在裝置建設現場舉行。
26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是目前全球單套生產能力最大的芳烴裝置,也是廣東石化項目的核心裝置之一,具有高智能化、能耗低等優點,建成投產后將大大降低我國對進口芳烴的依賴,提升原材料自我保障能力。
此次交付的芳烴聯合裝置由昆侖工程公司EPC總承包,工程建設公司第七建設公司、中國安能集團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施工建設。芳烴聯合裝置共有千噸級設備7臺、灌注樁4330根,混凝土澆筑達4.2萬噸,鋼結構安裝達2.1萬噸、工藝管道焊接當量為81萬吋口,是名副其實的“芳烴巨無霸”。
自2020年4月開工以來,廣東石化公司、昆侖工程公司、工程建設公司等參建單位精細策劃、嚴密部署,科學組織施工。芳烴聯合裝置順利中交,并實現了1280萬安全生產人工時,標志著廣東石化項目向開工投產又近了一步。
兩套300萬噸/年連續重整裝置是廣東石化項目五聯合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聯合裝置位于廣東石化項目煉油區,由寰球工程公司總承包,還包含有一套300萬噸/年石腦油加氫裝置和一套42萬標準立方米/小時氫氣回收裝置。兩套連續重整裝置和石腦油加氫裝置均為中國石油在建同類規模最大裝置。
兩套連續重整裝置布局緊湊,鋼結構框架最高達101米,特殊材質的轉油線交叉縱橫其中,高空作業多、大型施工機械多,施工難度大。施工過程中,廣東石化公司、寰球工程公司、工程建設公司第六建設公司、吉林夢溪公司等參建單位,根據總體規劃分析施工重點、難點,編制了以工藝管線安裝、加熱爐施工和反再框架施工為關鍵線路的專項施工計劃。
連續重整裝置的8臺方箱型加熱爐、24段對流段模塊均采用整體模塊化的方式制造、運輸和安裝;反再框架則采用在地面拼裝成片,再連片成框、整框吊裝的方式施工。這種“微模塊”吊裝方式,有效減少了吊車、板車等機具的使用頻次,提高了組框速度,降低了人力和機械成本,同時減少了高空作業,降低施工風險。
兩套連續重整裝置中交,標志著廣東石化項目五聯合裝置實現全面中交,進入投料試車攻堅階段。五聯合裝置投產后,一方面負責接收全廠富含氫氣物料,提純后供全廠使用;另一方面負責對全廠的石腦油進行重整,為芳烴裝置提供辛烷值高達105并富含芳烴的重整汽油,進一步提高全廠產品的附加值。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