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袁楓 程中元)7月22日,由青海物探處2138隊承擔的葫蘆山西二維項目正在平穩高效運行。
該項目位于柴達木盆地柴北緣區,高寒缺氧、干燥多風,地表海拔在2720米至2780米之間,地貌為堿殼地,地形復雜,總工作量為80公里。針對項目“瘦、散、小”三大特點,青海物探處堅持頂層設計,強化技術經濟一體化論證,通盤考慮項目地域、地形、成本、目標等因素,優化方法,細化方案,確保實現提速提效目標。
面對疫情與作業環境復雜的雙重考驗,2138隊打破常規,創新采用工序分離的小分隊運作生產組織模式,以項目輕量化運作為目標,按照“資源整合+錯峰作業+無縫銜接”的生產運行思路,減少人員設備投入,提高人員、設備利用率。施工前期,精細踏勘,并充分發揮桌面推演優勢,把施工任務精確到每一天,分解到每一臺設備、每一個人,確保生產節奏始終在高效的軌道上。其中,營地建設階段,嚴控人員、設備、物資成本,僅由23名員工,9臺運輸、推土機等設備,就快速完成能夠滿足180余人居住的營地建設。
截至7月21日,葫蘆山西二維項目推路工序累計完成工作量300公里,測量推路工序累計完成工作量476.58公里,測量、推路、設備調配檢修、疫情防控等工作正平穩高效推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