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高迎春 通訊員楊凱)7月4日,新疆油田遠程技術決策中心(簡稱RDC)人員在監測時發現DXHW1081井鉆進至3316米時出現異常。工作人員確認后通過聯系現場監督,向現場發出報警,并及時通知項目部,隱患順利得以消除。
這是新疆油田開展遠程監測與現場監督業務深度融合,將傳統的“地面監督”延伸到“地下監督”,形成全方位鉆井技術監督體系,推動高效鉆井的具體體現。
為加強工程技術監督管理,推動公司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新疆油田管理層超前謀劃,將工程監督管理、井筒質量巡檢和RDC的數智化研究三方面業務融合,建立新疆油田工程技術監督中心(新疆油田油氣井工程質量監督站)。RDC重點在實時復雜監測與報警方面同現場監督業務深度融合,形成高效鉆井新模式。
基于RDC一體化平臺打造的遠程實時監測模塊,實時采集錄井數據,采用“有監督機器學習技術”結合智能工況識別和參數閾值報警,實現了鉆井常見復雜“溢流、井漏、阻卡和卡鉆”的人工智能報警。依托實時監測模塊的自動巡檢報警、錄井曲線監測與回放和多井監測等功能,以鉆井復雜的“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理、降風險”需求為導向,RDC形成了“自動巡檢+人工核實”的遠程復雜監測模式。該模式可實現快速發現、及時處理復雜的功能,從而進一步提升鉆井時效。
鉆井遠程實時監測與報警的技術發揮,得益于中心工程監督人員接近施工現場的優勢。RDC在確認異常發生的第一時間,通過溝通現場監督向現場發出報警,并及時通知項目部,進一步提升了隱患報警的時效性。
后期,新疆油田將繼續優化遠程監測與現場監督業務結合的鉆井新模式,持續提升大數據報警模型的精度,研發工程技術監督助手等軟件,努力尋求更多業務結合點,形成全方位數智化監督體系,為實現油田工程技術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