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中國核學會核電運行及應用技術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通過線上會議方式舉行,標志著核電運行及應用技術分會正式成立,秦山核電為分會掛靠單位。大會選舉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為分會名譽理事長,秦山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潛為分會理事長,分會籌備組負責人雷鳴澤為分會秘書長。
中國核學會秘書長劉建橋、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監嚴錦泉、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譚世杰、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阮良成、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董玉杰、核電運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邱韶陽、海鹽縣核電產業發展服務局,以及來自我國核工業和核電運行及應用技術產業相關的90余家企業、科研院所等的100多位領導、專家參會,共同見證了分會的成立。
劉建橋指出,成立核電運行及應用技術分會對推動我國核電高質量運行及核能應用提供智力支撐,對促進產業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劉建橋提出四點要求,
一是要加強學術交流,聚焦領域共性課題;
二是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核電清潔能源及同位素應用等科普工作;
三是積極吸納國內外先進成果,加強國際合作,推介中國學術成果及實踐經驗,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四是要大力發展會員,踐行“三新一高”,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
黃潛表示,中國核學會選擇秦山核電作為分會掛靠單位,體現了對秦山核電的充分信任和肯定,秦山核電將在中國核學會的領導下,在葉奇蓁院士悉心指導下,嚴格遵守章程、認真履職盡責,凝聚合力、加強交流,當好橋梁、做好服務,共同把分會建設好、發展好,為推進我國核電運行、核能綜合利用與核技術應用事業發展,將中國核學會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會,推動我國核能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強核夢、強國夢貢獻更大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雷鳴澤表示,2022年至2023年度,分會將在核學會的領導下舉辦“核電技術創新與百姓生活”主題活動,開展學術交流和各類科普,籌建分會專家庫,籌辦專業技術刊物,評選領域技術創新成果,以及分會會員發展等一系列活動。分會將與各核電企業、科研院所、核電關聯企業同行一起共同推進中國核電運行及應用技術的發展。
中國核學會成立于1980年,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錢三強、王淦昌、朱光亞等老一輩“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倡議發起,核科學技術工作者自愿結成、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發展我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中國核學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掛靠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接受中國科協的業務指導,并接受民政部的監督管理。主辦刊物有《核科學與工程》《核技術》《輻射防護》《計算物理》《核化學與放射化學》等。
中國核學會核電運行及應用技術分會肩負“深入研究核電發展戰略,提出科學合理又實際可行的發展目標、實施路徑,以及與其它新能源相匹配的發展策略”使命。該分會依托單位為秦山核電,專家組成員主要分布在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中國核學會、中國能源研究會、浙江發展規劃研究院、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秦山核電等在核電運維、零碳治理、同位素及輻射技術等方面具備專業資質和較強能力研究院所、高校和企業。業務范圍覆蓋核電運維、反應堆運行許可證延續及反應堆退役研發、零碳冶理、核能供熱的開發及應用、商業反應堆同位素提取研發、學術刊物出版,學術交流及成果評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