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舟山岱衢洋海域,浙石油黃澤山至魚山回拖長度為1467米的原油管道海對海定向鉆回拖一次成功。這是國內首次采用原油管道海對海定向鉆穿越技術,刷新了世界管線最長、管徑最大、水位最深的原油管道海對海定向鉆穿越的三項紀錄,為貫通浙石油黃澤山油品儲運和舟山綠色石化兩個基地打下堅實基礎。
浙石油黃澤山至魚山原油管道項目是浙江省能源集團和舟山市為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而投資建設,管道全長約46.5公里、直徑813毫米、最深處距海床面35米。管道始于浙石油黃澤山油品儲運貿易基地,終于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橫跨岱衢洋。項目建成后,預計年輸油量達2000萬至3000萬噸,有助于進一步統籌優化現有資源、促進資源互補,提升中國(浙江)自貿區石油產業鏈資源配置能力,帶動自貿區原油貿易。
該原油管道項目所在的舟山北部海域,存在眾多海底天然氣管道、電纜、光纜。為避免施工對已建海底管纜的影響,保證工程順利推進,浙江省能源集團旗下浙石油儲運公司進行多次調研,并組織國內權威專家院所和施工單位開展多輪穿越方案設計、論證,確定實施方案。
本次定向鉆穿越施工目前國內尚無先例,在施工單位華元科工、鋪管單位中石化勝利油建與業主單位密切協作下,結合現場風大、浪猛、流急的情況,對支撐樁樁徑、入土深度、鉆桿強度等工序進行優化。該原油管道從7月2日晚上10時開始回拖,歷時近68小時,最終順利完成了國內首次原油管道海對海定向鉆穿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