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泵閥(水暖閥門)產業大腦”作為數字經濟系統的內容,已納入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一本賬S1”。
浙江省經信廳明確玉環市“泵閥(水暖閥門)產業大腦”應用列入第一批行業產業大腦建設試點項目,并入選浙江省2021年數字經濟系統優秀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名單。
據了解,玉環水暖閥門行業在國內外占有25%以上市場份額,但近10年來行業發展后勁疲軟,產值增速年均不足5%。
企業信息化程度低。玉環閥門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信息化應用僅停留在企業內部管理,沒有實現智能化生產加工技術改造,不少企業生產產品和加工方式仍停留在10年前。
產業協同能力較弱。行業整體低小散,在原材料采購、融資等方面難以產生行業巨頭規模的競價話語權。
產業監管及精準治理能力不足。傳統報表分析無法全面、實時、精準研判行業發展趨勢和短板,難以精準施策產業升級。
認清水暖閥門行業短板后,玉環市依托“中國閥門之都”傳統產業優勢和泵閥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力基礎,建成多數據融合中心、能力開放中心,開發了集成全鏈營銷、鏈上數據、行業專利、智鏈協同等17個場景和質量管理系統、智聯物聯平臺、智能制造執行系統等17個工業App。
目前,已集成開發3個能力組件,構建了從原材料集采和加工、產品開發和智能制造、產業鏈銷售及供應鏈金融等全鏈閉環服務體系,實現了水暖閥門產業鏈上資源高度集聚。
任務拆解。玉環市梳理確定“產業生態”“新智造應用”“共性技術”“政府服務”4項一級任務。其中,“產業生態”包括全鏈營銷、鏈上數據、產業圖譜等13項二級任務;“新智造應用”包括能源管理、設備管理、智慧環保、智鏈協同等8項二級任務;“共性技術”包括海關數據、工控安全、工業設計等6項二級任務;“政府服務”包括行業分析、企業畫像、企業預警等6項二級任務。
數據歸集和共享。玉環市梳理國內外原材料采購、鍛造加工、裝配包裝、物流倉儲等各環節數據需求。整合經信、商務、發改、市場監管、海關、稅務等7家部門的知識產權、科技創新、企業能源使用等公共數據,歸集國內32,000余家企業的供銷、生產、物流等水暖閥門產業鏈基礎數據,跟蹤采集10萬家國內外核心網站數據。目前,已建成50個高頻次、復用性強、高價值的數據倉,沉淀區塊鏈上數據84.4萬條。
綜合集成。圍繞產業生態、新智造應用、共性技術三大主題,玉環市重點打造智鏈協同、全鏈營銷、設備管理、鏈上數據、能源管理等5個核心子場景。
①“智鏈協同”子場景。玉環市將企業原材料、生產設備等通過應用集中規模采購,提升與優質供應商談判競價話語權,水暖閥門企業生產設備采購成本降低約9%,原材料采購成本降低約1%,即企業銅原材料采購成本每噸可減少100元~300元,累計為閥門企業降低原料采購成本1000余萬元。
②“全鏈營銷”子場景。玉環市多渠道鏈接合作國內主流電商平臺,通過應用“一鍵鋪貨”“訂單管理”等功能,對企業線上線下訂單數據一站分析、一鍵處理,形成企業銷售一張圖,實現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有效貫通。目前該“產業大腦”已聚合50余家品牌授權,超過1200余種產品。
③“設備管理”子場景。玉環市對平臺內中小企業進行智能制造、工業設計、物聯網等多方向輕量化數字化改造,為企業提供數據采集、設備監控等能力,幫助企業掌握設備產能情況,提升設備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已對斯丹特閥門、利群閥門等50多家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企業實施成本降低50%以上,實施速度從3個月降低到15天以內,設備監控單月增加規模超過500套。
④“鏈上數據”子場景。玉環市依托“產業大腦”與企業交易形成的供銷、生產、物流等信息,建立貿易信用傳遞機制,引入臺州銀行、寧波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定制設備租賃、信用貸款等多形式融資集成方案,拓寬企業低成本融資渠道。截至目前,交易數據信息企業達到62家,企業信用融資成本降低10%以上。
⑤“能源管理”子場景。玉環市對標“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在合作企業建設能源監控系統,實時記錄、診斷企業用能情況,為企業提供低碳解決方案,實現“雙碳”智能化管理服務。目前“產業大腦”在53家企業進行區域能源低碳協同試點,能源使用效率提升8%以上。
為了實現“產業大腦”最優配置,玉環市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打造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的多方共建模式。玉環市集聚地方政府、技術運營團隊、產業龍頭企業等各方力量,合資成立浙江俠云科技有限公司(國投占股65%,清華長三院占股25%,龍頭企業占股10%),出臺《關于促進新時代美麗經濟建設的若干意見》《玉環水暖閥門產業鏈集成改革方案》等系列政策,并配套地方資金投入超過3000萬元,通過機制、政策、產業、技術的最優配置,保證“產業大腦”的公共服務職能及運營主體的自我造血功能。
構建高效協同的銷售服務體系。玉環市在國內率先建立閥門全產業鏈電商平臺,上架多種不同規格型號銅材、閥門產品,并在“京東”等5大平臺上開辟“玉環區域水暖閥門自營專區”,店鋪設計、運維、洽談等均由“產業大腦”運營公司統籌,企業無需電商團隊就可“零”成本在各大平臺銷售產品,且電商平臺銷售扣點還低于自主開設的店鋪,有效破解了企業電商成本高、管理難等線上銷售問題。比如,改革前,企業要向“京東”平臺交納店鋪費,且按常規合同返給“京東”利潤點在10%左右;通過“產業大腦”集中銷售后,企業無需投入財力和人力維護店鋪運營,合同返利點為7%,減少3%,不但為企業減少了運營成本,而且提高了產品銷售利潤。
再造一體化跨廠聯盟生產流程。玉環市構建“協同云制造”體系,線上歸集銷售端訂單,根據訂單進行產品規格、數量等生產要素拆解重構,通過物聯網和排單系統規劃平臺內合作企業生產計劃,實現平臺內企業“線上訂單—自動排程—智能制造—智慧倉儲”全流程一體化服務,最大程度釋放企業產能,提高生產效率。目前通過跨廠聯盟協同化生產后,平臺合作的企業產能提升20%以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