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柳智青 通訊員蔣紅霞)7月4日,吉林油田第三代帶壓自動化作業裝置在扶余采油廠東+6-3.2井現場調試取得成功。該裝置成功應用推廣后將提升安全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作業效率、改善勞動條件,標志著吉林油田帶壓作業邁向自動化。
近年來,為解決作業過程中安全環保風險高、人員需求多、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苦等難題,吉林油田工程技術服務公司帶壓作業技術創新團隊積極致力于自動化研發,目前已經進入第三代帶壓作業自動化裝置工業性試驗階段。
在寬敞明亮的司鉆房里,工程技術服務公司帶壓作業八隊技術員徐筱覃輕推手柄,將一根根鉆桿從井中徐徐拔出。所有施工過程都呈現在他眼前的屏幕上。“操作臺采用機液電一體化設計,人機界面良好,分為自動作業模式和手動遙控作業模式,可視化操作非常方便。” 徐筱覃介紹說。
在施工現場,9米多高的井架二層臺上空無一人,只有“機械手”不知疲倦地起下油管。第三代帶壓自動化裝置采用模塊化設計,創新配備了廢液收集裝置、電磁接箍檢測裝置、管線測長裝置及管線集成裝置,充分考慮了安裝、使用、維修等方面的要求,總體布局合理,方便整體吊裝運輸,實用性強,安全可靠。
“原來完成一口井帶壓作業任務需要6個人,風吹日曬,又臟又累。用了這個裝置后,一口井只需要2個人,干活也輕松多了。井架工要告別歷史舞臺了。”帶壓作業八隊隊長臧宇來說,與傳統帶壓作業機相比,自動化作業裝置成功解放了井口操作工,不用像以往一樣站在二層操作平臺上作業了。司鉆也不用頻繁操作手動搖桿,大大降低了作業風險。新設計的廢液收集裝置可以將管柱內的廢液統一回收,保證了清潔生產。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快速解決現場應用問題,編制作業技術規范,鍛煉作業隊伍,拓展應用區域,加快工業化應用步伐。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