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石化行業處于新的戰略機遇期和‘雙碳’目標新起點上,打好‘穩增長’‘促轉型’兩場硬仗將是行業的重要任務。而這兩場硬仗的關鍵就在于創新引領,創新將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6月28~29日,與會嘉賓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舉辦的2022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要進一步強化新時代科技對行業升級發展的引領作用,加快石化產業的科技創新,推動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更好支撐引領石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推進我國由石油化工大國向強國邁進。
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2021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45萬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利潤總額1.16萬億元,同比增長126.8%,歷史上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進出口總額8600.8億美元,同比增長38.7%。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進出口總額兩年平均增長分別達到9%、40.1%和10%。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行業發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然而今年以來,行業發展遇到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俄烏沖突更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石化產業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石油天然氣、糧食、化肥等重要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全球石化產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行受到嚴重影響,部分行業的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世界經濟遭遇長期“滯漲”的風險。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石化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僅增長0.5%,較全國工業平均水平低3.5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同比下降2.8%。到5月末,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1%,降幅較4月份收窄了2.7個百分點。
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石化行業正處在一個新的戰略機遇期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新起點上。”石化聯合會黨委書記李云鵬在致辭中指出,面對當前形勢,全行業要堅定發展信心,確保行業經濟運行保持合理區間。
李云鵬表示,一定要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努力變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在行業穩增長、促轉型、保安全的共同行動中贏得歷史主動。在行動上,要進一步強化新時代科技對行業升級發展的引領作用,用新理念新技術加快對傳統基礎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工藝升級,確保化肥、農藥等基礎化工產品穩定供應;要立足我國能源國情,統籌處理好碳達峰碳中和長遠目標和當前穩增長的關系,進一步加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全力打好油氣增儲上產進攻戰,積極推進現代煤化工創新升級發展,確保把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上;加快現代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高端精細化學品等在建項目的達標投產,加快補短板、強弱項,努力培育石化工業可持續增長的新動能新優勢。還要強化產業協同和市場自律,加大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扎實筑牢中國石化產業發展的安全底線和風險底線。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龔楨梽強調,加快石化產業的科技創新,推動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更好支撐引領石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要求。推動石化產業戰略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一是必須保持戰略定力,重點做到四個堅持——堅持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根本、堅持以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為支撐、堅持以自主創新為引領、堅持以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為重點;二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安全的生產水平;三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四是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增強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陳愷民指出,“十四五”是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全行業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妥善處理發展和安全、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增量和存量、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鹽化工和生物化工一體化協調耦合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不斷豐富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供給,提升行業本質安全和清潔生產水平,充分發揮行業獨特功能和優勢,推進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實現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力。要規范化工園區建設和認定管理,提升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做優做強行業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深化上下游協同,注重行業間耦合,壯大服務型制造。要為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提供行業強勁支撐,更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推進我國由石油化工大國向強國邁進。
打好“穩增長”“促轉型”兩場硬仗
針對“滯漲”風險,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認為,石化行業要高質量打好“穩增長”和“促轉型”兩場硬仗。“穩增長”關系當下,“促轉型”關乎未來,這兩場硬仗的關鍵核心,就是創新引領。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何海林在會上介紹了2022年工業經濟發展形勢以及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政策與措施。他表示,2022年以來,工業經濟開局良好,生產、效益、投資、出口等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總體看,近期工業經濟運行呈現“4月筑底、5月回升、6月恢復正常水平”、出口投資好于消費、行業地區發展有所分化等特點。其中,從出口來看,石化等行業在前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對于整個工業生產的支撐作用非常明顯。從價格來看,石化行業的生產效益出現大幅增長。
李壽生表示,全行業一定要充分認識今年完成“穩增長”目標的艱巨性和重要性。下半年全行業要充分用好各級政府出臺的一攬子助企紓困政策,使支持政策在“穩增長”中發揮最大的作用。還要千方百計開拓市場,力爭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緊緊抓住當前宏觀經濟大力支持的汽車、房地產、電子電器、輕工紡織等重點產業,全力開發一批面向產業配套的、高特性、高質量的、綠色環保的創新化學品,全力開發一批面向終端市場、面向營養健康、面向改善民生的新型消費化學品,全力開發一批具有新型用途、新型市場的特種化學品,努力在“支持別人中發展自己”。
李壽生強調,今年下半年全球石油天然氣、原材料、化學礦山等領域的成本管理將會處于十分艱難的局面。全行業要牢固樹立“精打細算、嚴格管理”的觀念,切實降低成本,努力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力爭在原材料價格高啟的形勢下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全行業還要嚴格安全管理、防止一切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全力提高抗風險能力。
“促轉型”是全行業面向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場硬仗。李壽生指出,“十四五”時期,全行業要在增長方式、創新方式、管理方式上進行三大轉變,這三大轉變的核心便是提升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時,全行業要在產業結構、綠色發展、企業競爭力、經濟效率上實現新突破,更要在實現石油和化工強國目標決勝的未來10年中,全力做好創新發展這篇大文章。
會上,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姜從斌圍繞煤化工行業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解決新方案。他表示,在“雙碳”目標指引下,為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低碳集成體系,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節能減碳技術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等將持續突破。同時,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進步,必將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耦合化的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新模式。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