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嘉 通訊員景茜雅 楊立雷 李濤濤 楊堃)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長慶油田精準制定“134”工作路徑,實現油氣產量穩步攀升,綠色能源協同發展。上半年,長慶油田完成油氣當量3293.73萬噸,同比增長2.53%。其中,原油產量1279.43萬噸,同比增長2.64%;天然氣產量252.7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46%。
長慶油田牢固樹立“資源為王”的發展理念,突出高效勘探,統籌推進風險勘探、規模勘探和效益勘探,頁巖油新類型、綏德—靖邊太原組灰巖、盆地西緣海相頁巖氣等5個領域獲得重大突破。其中,隴東地區頁巖油新類型首次獲得百噸高產;古生界奧陶系首獲工業油流,拉開了鄂爾多斯盆地古生界找油序幕;盆地西緣石油甩開勘探取得積極進展。
在生產建設方面,長慶油田積極構建油氣雙增、多能互補、清潔低碳的能源供應新格局,將頁巖油作為原油上產重點接替領域。6月28日,隴東頁巖油日產突破2600噸,提前完成階段目標任務。公司將加快天然氣上產成為優化油氣產量結構的關鍵一招。上半年,長慶氣區最大水平井組喜獲6口百萬立方米高產井;建成國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內蒙古自治區首座儲氣庫,長慶油田已建最大、首座數字化交付儲氣庫——蘇東39-61儲氣庫,調峰能力進一步增強。
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長慶油田積極構建太陽能、風能、伴生礦、地熱(余熱)等多種綠色能源協同發展體系。上半年,姬塬油田和蘇里格氣田兩個綠色低碳先導示范區加快建設,實施節能、光伏等項目15個。預計年底全面建成后,兩個標范區將節能8.7萬噸標煤/年,減排二氧化碳22.6萬噸/年。其中,在姬塬油田建成的CCUS國家級精品示范項目——黃3區CCUS試驗項目,上半年累計注入液態二氧化碳1.58萬噸,真正實現“變廢為寶”。上半年,長慶油田累計清潔電力發電388.52萬千瓦時。
同時,長慶油田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高地建設,依托重大科技專項,加強非常規油氣成藏機理研究,將智能化、科技化全面融入油氣田勘探開發、經營管理之中。上半年,長慶油田共獲省部級科技獎6項;申報專利101件,其中發明94件,發明專利占比達到93%。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