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曄 特約記者鄧藝)截至6月下旬,承擔英雄嶺山地三維項目的東方物探青海物探處2137-2139聯隊1700多名勘探將士奮戰在柴達木盆地英雄嶺腹地,采用無人機巡井比人工巡井日效提高6.5倍。這是東方物探全面推進高效勘探的一個縮影。
今年一季度以來,為全面落實集團公司高效勘探決策部署,東方物探經過和9家油氣田溝通,突出技術增量,優選5大重點盆地、6大領域,確定了16個重點項目作為“三標工程”(標準化操作、標桿化管理、標志性技術)示范項目,以“三標工程”建設為抓手,持續打造精品工程,服務高效勘探需求。
東方物探聚焦重點盆地、高效勘探,對重點項目實施升級管理,成立了由公司總經理任組長的重點盆地高效勘探領導小組以及探區一體化工作組,切實提升重點盆地服務保障能力。成立由首席技術專家牽頭的重點盆地攻關團隊,指導完善各盆地技術方案,加大技術攻關力度,為高效勘探提供有力支持。強化采集處理解釋攻關組織保障,組織重點盆地采集現場技術攻關,以智能化地震隊建設為抓手,實現野外采集全過程智能管控;開展處理解釋技術攻堅年活動,確保提供高質量技術成果;統籌生產組織管理,以盆地為單元制訂詳細的施工組織計劃,突出技術增量、成果轉化,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全面完成重點盆地高效勘探部署。
面對疫情散發、采集窗口期短、高峰期裝備資源相對緊缺、施工成本上升、生產保障難等諸多挑戰,東方物探搶抓機遇,系統謀劃,制定了隊伍和資源優化布局原則,堅持整體謀劃、分期部署、一體實施、連環作戰。加大資源協調力度,強化疫情防控、安全環保和基礎工作,加大督導管控力度,確保安全優質高效提交勘探成果。堅持推進“串并結合”項目運作模式,大力推行項目集中勘探、串行施工、穿插作業,確保員工隊伍、設備資源在同一盆地連環運作;強化核心裝備資源集中管控和優化配置,按照核心資源調配“六優先”思路,提前制定資源配置方案,積極盤活內部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滾動生產,提高設備利用率。
東方物探在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5大盆地,調集9個物探處22支作業隊伍及靠前研究機構,以打造“三標工程”建設示范項目為目標,強化項目精細管理、高效運作。
在四川盆地,東方物探把南充三維項目作為“頭號工程”,調配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大力推進GeoEast處理解釋軟件、高精度可控震源、eSeis節點、“兩寬一高”等創新成果和物探裝備利器,持續加強智能化、現代化地震隊建設,切實以科技創新賦能高效勘探,力爭在該地區取得更多的油氣勘探突破。
在塔里木盆地,優化生產流程,深入實施長途搬遷標準化、營地建設人文化、施工作業模塊化、鉆井施工精細化、放線施工專業化、小營地搬遷常態化、采集施工靈活化、疫情防控精準化“八化”舉措,加大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在生產中的應用,最高日效1211炮,創下塔西南地區最高采集日效紀錄。
在準噶爾盆地,采用東方物探自主研發的Timer軟件,在準噶爾盆地沙漠區低信噪比海量初至數據拾取過程中,拾取效率提高10倍以上,初至拾取率和準確率均達95%以上,助力石西101井區三維項目采集平均日效5231炮,最高日效6730炮,創下準噶爾盆地腹部大沙漠區平均日效和最高日效新紀錄。
東方物探通過重點盆地勘探項目技術攻關、高效運作,為實現碳酸鹽巖、頁巖油氣、致密油氣等6大領域取得新突破攻堅克難,為各油氣田增儲上產再作新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