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是重要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不僅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還有利于維護城市安全運行,對推動城市更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我國城市和縣城燃氣管道約105萬公里,供水管道約127萬公里。但也要看到,當前城市燃氣、供水等管道老化問題凸顯,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安全運行,特別是管道燃氣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亟需加快更新改造,消除安全隱患。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工作目標,2022年抓緊啟動實施一批老化更新改造項目;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務。燃氣管道等涉及諸多儀表產品,《方案》的實施將為儀表行業帶來廣闊的增長機會。
《方案》促進傳感器市場持續增長。《方案》提到,要同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結合更新改造同步在燃氣管道重要節點安裝智能化感知設備,完善智能監控系統,實現智慧運行,結合更新改造工作,完善燃氣監管系統,將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信息及時納入。
燃氣監管、信息更新都離不開傳感器的連接作用,傳感器是物體與各種數據的橋梁,是物聯網的基礎器件。其中,氣體傳感器應用較為廣泛。廚房里,可燃氣體傳感器、天然氣泄漏傳感器檢測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城市煤氣等燃氣的泄漏。高性能的氣體傳感器能快速、準確地傳輸信息,提高預警的及時性,大大減少事故的發生,防患于未然。
除了燃氣以外、供水管道是《方案》中提到的改造工程之一,裝有傳感器的壓力管道測漏儀可以在管道路面上方進行檢測,可以找到水管的漏點。
隨著《方案》的實施,智慧管網將逐步推進,作為管網感知的重要環節,傳感器將迎來重大機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元,預計2021年將達近3000億元,到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將會達到3284億美元。
《方案》帶動智能表計蓬勃發展。管道連接的終端是表計,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后,智能表計的市場也將進一步打開。管道漏損的問題,除了由市政、管道檢測公司定期檢測管道可知以外,還會體現在用戶端的數據上。傳統表計只能被動計數,無法滿足居民對于檢漏、預警等需求,而智能表計的優勢就在于主動檢漏、及時預警。
以水表為例,三川智慧自主研發的多感知5G物聯網水表集超聲波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于一體,能夠實時感知水量、水質、水壓、水溫等多種參數,可實時判斷當前水質的優劣,對超低超高水溫進行預警,對管網壓力進行檢測,及時發現爆管或滲漏事故。
而智能燃氣表方面,秦川物聯的物聯網智能燃氣表具有流量監控、故障分析及防爆安全切斷報警、數據共享與信息安全管理等功能,可滿足燃氣運營管理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根據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數據,預計2022年智能燃氣表市場銷量為6000萬臺,燃氣表智能化需求提升。
未來,隨著天然氣的進一步普及、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加上煤改氣、供水工程、階梯計價、智慧城市等政策的催化,智能表計行業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迎來黃金發展期。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