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測井)成功研發出國內首套230攝氏度/170兆帕小直徑儀器,主要技術指標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能有效滿足超高溫、超高壓井及超深水平井等復雜井況的測井需求,為國內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和海外市場競爭提供了堅強的裝備支撐。
5月18日,中油測井傳來好消息:公司首次應用自主研發的230攝氏度/170兆帕小直徑測井系列儀器,成功完成大港油田千探1井的測井任務,創CPLog測井裝備213攝氏度最高作業溫度紀錄,其提供的解釋評價資料及試油建議被甲方采納。
隨著石油勘探開發日益深入,深層超深層油氣資源成為油氣探明儲量的增長主體,深井、超深井測井需求對高溫、高壓環境下的測井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測井儀器的外徑更小、耐溫耐壓指標更高。
中油測井積極應對深層油氣勘探開持續升溫、鉆井工程技術新領域對測井儀器提出的新需求,依托中國石油測井技術試驗基地,經四年多攻關,完成了483張機電圖紙、49個軟件模塊、15萬余行軟件代碼、94次測試與試驗,2021年成功研制出230攝氏度/170兆帕高溫高壓CPLog測井系列,主要包括遙測伽馬、井徑連斜、補償中子、巖性密度、補償聲波、陣列感應、陣列側向等7種測井儀器樣機。目前,正在開展高溫高壓小直徑陣列聲波、微電阻率成像等儀器研制。
作為中國石油“十三五”重大科技項目,中油測井在常規儀器基礎上,突破“基于MCM高集成耐高溫電路、高溫承壓機械結構與工藝、小直徑探陣列化探測器結構、復雜井眼環境校正處理”四大技術瓶頸,解決了超高溫高壓環境適應性、斜井水平井環境校正等難題,大幅提升了系統集成度,增強了儀器可靠性與穩定性,儀器耐溫耐壓指標可達到232攝氏度、172兆帕,并開發出配套采集處理軟件模塊、配套工具及輔助測量儀器,能夠識別地層巖性、有效劃分儲層,準確計算儲層孔隙度、滲透率、飽和度等參數,滿足超深井、水平井、側鉆井等復雜井況的測井需求。
在研發過程中,中油測井原創了一種基于數據庫的多維線性插值快速正演的陣列感應水平井校正方法,突破了小直徑陣列感應在水平井應用的瓶頸,這項功能是國外測井儀器所不具備的。
該系列儀器經歷高溫高壓考驗。為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中油測井加快該系列儀器的性能指標與區域適應性驗證,在塔里木油田輪深2井、任91井等7口井完成測井試驗,實現了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井眼與地質的適應性驗證;在吉林油田完成長深43井聲波側向串儀器測井,井底溫度182攝氏度,初步形成服務能力。為滿足長慶油田側鉆井生產需求,中油測井基于超高溫高壓小直徑測井儀,通過去保溫瓶,快速研發出175攝氏度/140兆帕小直徑測井系列,現已在長慶油田推廣應用20余套,成為長慶油田側鉆井油氣識別的利器。
當前,我國剩余油氣資源40%以上分布在5000米以下的深部地層,深部和超深地層的油氣勘探,在未來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中油測井自主的230攝氏度/170兆帕高溫高壓測井系列,可完全滿足國內深井、超深井的測井需求,全面替代進口同類裝備,大幅節省引進成本,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可持續的應用前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