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華 通訊員徐凱馳)6月8日,塔里木油田由阿北線束地震推動上鉆的恰探1風險探井,進入鉆探關鍵時期。至此,塔里木油田創新提出的線束地震技術新方法,已在阿北、甫沙等區域獲得一批重大地質成果。線束地震技術取得的革命性突破,對解決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區地震成像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地區勘探區域覆蓋和田、喀什等地,受西昆侖山、南天山對沖擠壓作用,地上地下條件異常復雜,勘探難度大,油氣勘探僅發現柯克亞、阿克、柯東1、甫沙等4個油氣藏,至今未實現戰略接替。
作為穩定南疆、發展南疆的重要力量,塔里木油田不斷加大對塔西南地區的勘探力度,努力尋找勘探大突破、大發現。但獲得好的地震資料是勘探突破的關鍵,2018年以來,塔里木油田創新提出了線束地震技術新方法,并在塔西南地區開啟了新一輪地震攻關。
“能量下傳難、噪聲去除難、速度建模難,地表地下‘雙復雜’為地震成像帶來3大關鍵技術難題。”塔里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企業技術專家彭更新說,首次創新提出的線束地震技術新方法,為塔西南勘探發展夯實了地震資料基礎。
攻堅地表地下“雙復雜”難題,復雜區地震成像從無到有。開展線束地震技術攻關,南天山的喀什北線束較老資料的地震剖面改善顯著,資料品質實現質的飛躍,地震成像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構造特征清晰、地層結構合理。此外,昆侖山前的烏依塔格線束、瑪扎塔格山的古董山線束、秋里塔格山的西秋1線束等成像質量均得到顯著提高。
“叩門”喀什凹陷,鎖定新層系。為落實潛在的勘探領域與目標,塔里木油田2019年在喀什凹陷周緣部署了阿北線束地震,經過攻關落實了阿克莫木氣田深層勘探領域,推動恰探1風險井位部署,實鉆與地質結構認識相符,油氣顯示活躍。
利用3年時間,塔里木油田通過16條線束地震攻關,地震資料品質得到質的飛躍,取得了一批重要地質成果,技術先導推動了多塊風險三維的部署。今年,在線束地震資料高品質基礎上,塔里木油田推動部署了4塊風險、1塊預探三維共計1076平方公里。
彭更新說,線束地震確定了“雙復雜”區小道距、小線距、高密度、相控激發組合接收的技術理念,是一種高端先進的物探技術,適用于二維(寬線)地震得不到資料、三維沒有目標、采集參數有風險的極復雜區域。
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組織成立線束地震工作專班,持續完善配套線束地震技術,強化“揭榜掛帥”優選研發隊伍,攻關線束地震疊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并按地震處理4道工序,選擇國內外最佳承包商配套完善處理技術,提高地震資料品質,進一步配套形成適合塔西南“雙復雜”地區高精度三維地震技術。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