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油、中國石油相繼宣布,參與建設并擁有權益的全球巨型鹽下超深水油田——梅羅(Mero)一期在巴西順利投產。該油田項目是中巴兩國深入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國海外油氣上產的重要增長點,對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能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梅羅油田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Guanabara” MODEC供圖
巴西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具有拉美第一的經濟體量和市場規模,擁有儲量大、稟賦佳的深水油氣資源。本次投產的梅羅油田是巴西巨型海上油田里貝拉區塊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巴西東南海域桑托斯盆地里貝拉區塊西北部,距里約熱內盧約150公里,水深約1930米,是全球第三大鹽下超深水油田。
梅羅油田采用“水下生產系統+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的全海式開發模式,共分四期開發,總投資超200億美元。一期項目投產后,原油日產能18萬桶。
據介紹,鹽下超深水油田是全球石油行業的新興領域和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占全球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具有超深水、深儲層、難開發和高產量等特點。巴西鹽下超深水油田產量居全球前列。
.
梅羅油田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Guanabara” MODEC供圖
2013年,中國海油與巴西國油、殼牌、道達爾及中國石油組成競標聯合體,成功中標里貝拉區塊,首次進入巴西鹽下超深水油氣領域。目前中國海油持有梅羅油田9.65%權益。
“里貝拉區塊在項目實施中首創作業者與伙伴聯合管理的組織形式和決策機制,開創了我國石油企業在巴西能源合作管理模式的先河。”黃業華說,在油田開發前期決策過程中,中國海油通過開展項目平行研究,提出建設性技術建議,為全油田開發節省了近10億美元投資;在項目浮式儲卸油裝置(FPSO)建造過程中,幫助油田作業者巴西國油克服了因疫情所造成的現場管理崗位缺位,快速高效地協調中國海油精銳力量進行人員支持,充分體現了伙伴的合作價值。同時中國海油還積極推動“中國制造”進入項目,促成了項目約30萬噸FPSO船體以及16萬噸、70余組上部模塊在中國建造。
他說,中國海油能夠參與到全球巨型鹽下超深水油田的開發,不僅彰顯了中國海油的技術特色,鞏固了公司海洋石油開發的比較優勢,也有利于我國把握世界超深水油氣的前沿科技,助力形成長期的創新驅動力。梅羅油田正在實施的水下二氧化碳高壓分離和回注技術為我國探索實現深水油氣開發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新思路,正在推進的海底光纖網絡連接的全數字化智能油田方案為我國深水油氣開發數字化轉型拓寬了新視野。
除里貝拉區塊外,該公司于2021年還成功持股全球最大深水油田——巴西布齊奧斯(Búzios)油田。目前中國海油在巴西擁有5個深水油氣區塊資產。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梅羅油田投產是中巴能源合作的重要成果,公司在參與油田開發的同時,高度重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切實保護好當地生態環境,構建與資源國全方位互利共贏新格局。中國海油將以巴西超深水油田項目合作為契機,不斷加強隊伍培養和關鍵技術突破,與合作伙伴一道強化聯合經營思維,提升重大項目經營管理能力,共同打造世界級標桿合作項目,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行穩致遠。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