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空間站,想起來就是先進的技術,給人的感覺非常“高冷”,對于大眾而言卻是看不到、摸不著、用不上。
通俗點講,空間站就像“房車”一樣,只不過它是一輛配有實驗室并且漂浮在太空里的房車。在完成任務之前,車上人員不能下車,沒有額外的補給機會,更像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在空間站,航天員除了要完成科研任務,更要保證他們的生活質量。要滿足航天員高質量的生活,一些生活電器肯定少不了。你知道空間站究竟有哪些先進的電器嗎?
“太空空調”——提供更宜居的環境
浩瀚宇宙,除了缺乏氧氣之外,飛船內空氣流量的大小、冷熱氣體的交換、溫度和濕度的高低,都影響著航天員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舒適度,同時還對空間站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
為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發明的“太空空調系統”,除了可以調節空間站溫濕度、過濾異味與顆粒物之外,還要能制造氧氣。空調系統中的制氧機通過電離,把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釋放掉易燃易爆的氫氣后,剩余的氧氣就可以用來維持航天員的生命。
“太空冰箱”——輔助完成科學實驗
房車里都能有車載冰箱,空間站同樣少不了。只不過“太空冰箱”可不僅僅是用來儲存食物的。制造特定的低溫環境,保存科研樣本,或者輔助完成科學實驗才是它更重要的使命。
此前,就有一臺號稱“超級冰箱”的“冷原子實驗室”被送上了國際空間站,它的大小和普通冰箱差不多,能利用激光和磁體對原子云進行超低溫冷卻,創造出接近-273.15℃的“絕對零度”環境,以便科學家研究原子的怪異量子行為。
“太空健身器”——對抗肌肉萎縮癥狀
在太空中,宇航員失去了引力與重力,肌肉和骨骼就會缺少壓力,進而會出現肌肉萎縮。航天員在太空停留時間越長,肌肉萎縮會越嚴重,帶來的后果就是航天員的肌肉力量、耐力、緊張度和協調性下降。
為了減輕或避免因失重帶來的不利影響,航天員必須考慮如何在天上運動起來,減緩失重帶來的肌肉萎縮癥狀。因此,在空間站里配備跑步機、動感單車這種健身設備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此可見,生命在于運動,無論在天上還是地上,都一樣。
“太空廚房”——提供飲食、飲水解決方案
2015,意大利籍宇航員薩曼莎在國際空間站里秀了一把“臺太空咖啡機”,瞬間就上了全球熱搜。今年,我們國家的空間站里,也將會有一套中國自己的“太空廚房”,這套太空廚房可以為航天員長期太空生活提供飲食、飲水解決方案。
“太空廚房”是航天員長期太空生活的核心保障,研制過程中不乏社會力量的貢獻,國民品牌九陽根據國家載人航天任務的需要,發揮企業創新優勢積極參與中國空間站生命保障系統設備的研發、生產及后期保障研制任務,通過自主創新技術解決“真空、失重、無對流”等極端苛刻的外太空環境下的飲食加工、飲水凈水課題,讓航天員在太空中吃上營養豐富的熱飯,喝上一杯健康的凈化水,就跟在家的感覺一樣。
在“太空廚房”里,各類美食無疑是廚房里的主角,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之后,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將攜帶著眾多更適合中國航天員口味的菜品進入空間站,比如宮保雞丁、魚香肉絲、豆漿等都出現在了貨物清單中。其中的“太空豆漿”是由九陽豆漿承接研制的。
“太空空調”、“太空冰箱”和“太空廚房”等設備展現出一幅太空生活圖景,也帶動了和食物有關的電器技術進步。雖然技術來自遙遠的“天宮”,卻便利著地面的日常生活。(來源:國家航天局)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