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我國“氫港”建設初具規模

作者: 2022年06月06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浙江省嘉興市正式發布《嘉興港區氫能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提出從加快氫能產業培育、增強產業創新動力、加快示范應用推廣、強化要素資源支持等多個方面,支持港區加快推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了解到,在“雙碳

近日,浙江省嘉興市正式發布《嘉興港區氫能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提出從加快氫能產業培育、增強產業創新動力、加快示范應用推廣、強化要素資源支持等多個方面,支持港區加快推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了解到,在“雙碳”背景下,氫能產業發展加速,全球多個港口都在積極推進氫能技術應用,我國已有一批“氫港”初具規模。業內認為,氫能港口為氫能車輛示范提供了極佳的應用場景,可以通過規模效益降低成本,加速實現氫能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陸續發布規劃

打造產業集群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認為,一方面,港口裝備設施、車輛、周邊工廠等對清潔燃料有巨大的動力需求;另一方面,港口能夠憑借成本優勢集中布局加氫基礎設施。基于此,國內各個港口陸續發布氫能相關規劃,相繼加入轉型氫能港口的隊列。

2020年,山東青島市發改委提出在青島港開展燃料電池港口機械、物流運輸示范應用,打造中國“氫港”,推進氫能港口、燃料電池汽車等應用示范項目建設,初步建成氫能產業集聚區和示范區。事實上,早在2019年,青島港就采用了全球首創的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成為全球首個“零排放”的氫動力自動化港口。今年4月,青島港前灣港區加氫站建設項目正式具備加氫條件,標志著山東港口青島港智慧綠色港口建設邁入新階段。

除嘉興港、青島港外,天津港、深圳鹽田港等也相繼提出氫能港口發展目標。2021年8月出臺的《天津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提出,氫能產業是天津港保稅區“十四五”期間培育發展自主創新引領的四大未來產業集群之一,將進一步加強加氫站等涉氫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氫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場景。今年4月,深圳鹽田區政府與中廣核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雙碳”目標,以氫能產業作為“零碳”的核心關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示范港。

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阮偉民表示,氫能是港口向零碳排放港口轉型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我國港口目前大多采用天然氣牽引車或電動車輛,但碳排放仍不可避免,燃料電池汽車將進一步助力綠色港口建設;另一方面,港區內部相對固定的車輛路線也非常適合氫能車輛進行示范應用。”

契合產業特性

成為極佳選擇

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現代化港口的重要發展方向,裝卸車重卡、叉車等港口車輛運輸效率尤為關鍵。

佛山環境與能源研究院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仲軍表示:“燃料電池的零碳排放特性能夠在重卡、叉車、集裝箱堆疊車等終端應用中得到很好的體現。同時,燃料電池續駛里程、功率動力等也能滿足這些終端應用的使用要求。因此,在港口燃油動力類型車輛更新替代過程中,燃料電池動力方案或為最佳選擇。”

“以上海洋山港為例,目前該港口牽引車大部分已實現電動化。事實上,全國多個港口已開始考慮進行氫燃料電池替代。”阮偉民表示,由于碼頭需要保證24小時運轉,為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相關車輛需要更短的燃料補充時間及更長的續航里程,燃料電池車輛符合要求。

另外,張仲軍認為:“與天然氣海上儲運類似,氫能可以利用低溫液氫、有機液態氫、固態儲氫、氨、甲醇等技術形式,通過海運的方式,實現大規模氫能跨區域運輸,打破富氫地區與需氫地區的不平衡,這不僅有利于構建氫能供應體系,還有利于激發港口碼頭新的業務板塊。”

保障氫能供給

創新推廣模式

阮偉民表示,氫能港口應首先考慮氫源供給問題,保證氫氣供應,后續應出臺更多具體的加氫站或氫能場景部署規劃,將項目落地做實、做細。

張仲軍認為,氫能全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港區是相對封閉的區域,受可利用土地空間較小、貨物密集、地域相對偏僻等因素限制,可能難以全產業鏈布局。因此,在港口布局氫能時,應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從能源港口進出口、下游車輛及特殊作業機械的動力替換等方面入手,探索建成氫能集散中心。

此外,碳交易機制的建立也將進一步推動港口氫能規模化應用發展。“在相對封閉、易于控制邊界的區域,通過碳交易機制可縮短燃料電池終端應用與燃油動力類型的購置和使用成本,從而提高推廣氫能終端應用的積極性。”張仲軍表示,在港口或工業園建立內部的碳交易機制,以燃料電池車輛與燃油車輛成本差額為目標導向,設定碳價格,將獲得的碳收益反哺企業購置和使用燃料電池車輛的成本,或為可行的應用推廣模式。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