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董曉燕 通訊員馮旭偉)截至5月24日,川慶鉆探長慶鉆井總公司運行“電代油”項目累計施工64口井,使用網電1468萬度,替代柴油2680噸,減少碳排放3200噸。
長慶鉆井總公司鉆機部署在鄂爾多斯盆地的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腹地,從2016年開始,公司開始在此嘗試“電代油”“氣代油”改革試點。
在鉆井施工過程中,采用柴油機驅動。隨著鉆機自動化、智能化加快迭代且條件趨于成熟,“電代油”開始大規模推廣使用。“電代油”技術是指在工業電網允許的條件下,將工業電網的電轉化輸送至鉆井隊,為鉆機設備提供動力。作為柴油機發電的有效替代,“電代油”“氣代油”大大降低了施工現場噪音,同時減少了生產過程的碳排放,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今年,這個公司計劃完成1億度“電代油”目標。
自今年鉆井生產工作啟動以來,長慶鉆井總公司堅持“政策引導、項目運行、整體推進、優質高效”原則,大力推動“電代油”項目全面實施,通過實行項目化管理,根據不同類型鉆機統籌安排,實現了40LDB、50LDB、50DB等型號鉆機“電代油”運行。此外,在天然氣評價井和風險勘探等重點項目部署實施“電代油”,有效保障了重點項目施工。
為了確保施工過程安全平穩,公司編制修訂了從線路架設、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的應急預案,加強承包商管控。常態化培訓鉆井隊工作人員,提高崗位技能和風險識別能力。強化屬地主管方、項目總包方、作業承包方管理責任,實施電代油變更42隊次,簽訂HSE管理協議42份,確保了鉆機安全平穩高效運行。
“以前鉆井現場柴油機發出轟隆隆的噪音,實施‘電代油’后,井場安靜多了,綠色低碳且降低成本,實現了雙贏。”50081Y鉆井隊隊長段小寧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