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極 通訊員楊志達)5月19日,記者從吉林石化獲悉,公司首批由焦化蠟油調和的低硫船用燃料油,經第三方分析檢測,35項測試項目全部符合國家標準。這標志著吉林石化低硫船用燃料油攻關一次成功。
焦化蠟油是延遲焦化裝置的產品油。焦化蠟油一般為二次加工裝置的原料,但由于裂化性能較差,摻煉過多會影響催化裂化裝置產品分布和裝置長周期安全平穩運行,為此焦化蠟油長期處于過剩狀態。受疫情影響,一季度產品罐存處于高位。
面對物料平衡矛盾,吉林石化樹牢全員市場思維,眼睛盯著市場看,行動圍著效益轉,3月份,迅速成立聯合攻關小組。技術人員從焦化蠟油性質出發,開展思想突破、工藝突破和技術突破,研討焦化蠟油去向,讓“包袱”變成“財富”。
經過反復論證,吉林石化技術人員決定將焦化蠟油用于調和生產低硫船用燃料油,并隨即著手制定工藝流程優化方案和調和比例方案。技術人員先后進行5次實驗室調和實驗,最終形成了工藝流程最優、焦蠟調和比例最高的方案。經測算,采用低成本焦化蠟油調和,每噸低硫船用燃料油成本可下降70元。
吉林石化技術人員認真評估參與調和的減壓渣油、精制柴油、焦化蠟油性質,并開展兩次小調實驗,避免因油品性質發生變化導致調和油品不合格。同時,組織專班專人對大罐調和低硫船用燃料油持續跟蹤管理,確保精準把控流量及調和比例。
在主題教育活動中,吉林石化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使焦化蠟油“身價”大漲。下一步,公司將繼續瞄準生產經營實際,大力開展經驗總結和技術攻關,為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實現效益最大化創造條件。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