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中國中化旗下中化國際揚農集團瑞泰公司位于中化中衛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尼龍66新材料項目一次開車成功并產出合格產品。
當天上午9時18分,揚農集團負責人按下尼龍66項目聚合工序裝置啟動按鈕,現場機聲隆隆,項目調試進入最后一公里。晚上7時許,晶瑩剔透的尼龍66顆粒從
干燥機中源源不斷地流出,造粒成功。標志著歷時三年研發、一年建設的尼龍66項目已順利打通項目全流程,圓滿迎來了裝置一次開車成功。
中國中化尼龍66項目創新生產工藝以大宗化學品為原料,打破跨國公司對尼龍66關鍵原料技術與供應的長期壟斷。與傳統生產工藝相比,也具有原料易得、投資少、不涉及氫氰酸等劇毒化學品、安全環保水平高等優勢。
經分析對比,該技術制備的尼龍66產品質量達到行業優等品要求,可提升我國尼龍66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和供應安全水平。項目投產達效后,每年可實現新增銷售收入8.86億元,將為揚農集團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尼龍位居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首,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工程塑料。在尼龍系列品種中,尼龍66因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較好的纖維彈性,廣泛應用于高端工程塑料和高端工業纖維領域,成為我國新材料領域的高景氣賽道。尼龍66的主要原料為己二酸和己二胺。其中,己二胺的關鍵合成原料己二腈屬于我國“卡脖子”產品,國內產能由于生產技術“受制于人”而發展緩慢,價格居高不下,成為制約尼龍66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近年來,為解決尼龍66“自給率不足”的問題,國家出臺各類相關政策,支持化工行業和相關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創新,促進產業鏈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
作為中國中化材料科學領域的重要平臺,中化國際經過多年研發攻關,自主開發了己二胺創新生產工藝,并通過引進吸收再創新的水溶液成鹽連續聚合法尼龍66工藝技術,形成了國內首套“催化劑制備--己二胺合成--尼龍66聚合”的全流程工藝技術。
當前,中國中化各企業正以產業鏈思維,推進“強鏈、補鏈、延鏈”,在化工新材料領域,中化國際通過擴大環氧樹脂、添加劑等核心產業優勢,培育ABS、芳綸、尼龍66等高潛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