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7日,在高18塊高2-7-047井場,遼河油田技術人員對接壓裂與防砂一體化技術方案。 |
(記者羅前彬 特約記者金百勝)5月10日,遼河油田萬余口油氣井產油2.8萬噸、產氣219萬立方米,為下游生產提供穩定的油氣供應。
面對近期沈陽、營口、丹東等地疫情反復,遼河油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生產經營和安全環保工作,牢守辦公及生產經營場所“零感染、零擴散”的安全防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遼河油田主動扛起能源保供責任,通過優化生產組織、組建“抗疫聯盟”、打造“安全島”、派出前線工作專班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生產的影響。
遼河油田持之以恒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通過實施預控、速控、聯控、???ldquo;四控”措施,努力實現最大防控成果。在此基礎上,著力強化特殊時段疫情防控和生產保障,制定《突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事件應急預案》,開展桌面推演,提高突發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
3月中旬以來,面對周邊地區疫情驟然升級,遼河油田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主要領導牽頭,先后6次召開疫情防控部署會,兩級防控部署精準出臺防控措施36項,做到思想認識、應對準備、防控安排“三個到位”。在受疫情影響較重的獨立礦區,由采油單位牽頭組建“抗疫聯盟”,實現防控措施、防控物資、防控人員統一安排,礦區外相關單位和部門全力提供支持,增強了防控效果。
在周邊地區被劃為高風險地區后,沈陽采油廠、茨榆坨采油廠等單位迅速落實井站和礦區封控措施,構建102個相對固定的“安全島”。一線在崗人員就地值守,保障油氣連續生產。交通運輸打造移動“安全島”,對保障生產急需的車輛,通過設立臨時集中隔離點、固定行駛線路、駕駛員中途不下車等方式,形成閉環運輸鏈條,保障生產需要。
在此期間,遼河油田還成立由分管防疫領導牽頭的前線工作專班,實施多部門合署辦公,增設專題碰頭機制,采取優化運行方式,調整油氣外銷渠道,強化地方政府協調,統籌內部資源等措施,千方百計保生產。3月20日,車輛無法進入茨榆坨采油廠龍一聯卸油,周邊近100口井的生產受到影響,前線專班在全力協調道路通行的同時,建立5個臨時卸油點,抽調泵車、罐車等28臺特種車輛保障臨時卸油點連續運行,恢復了96口井的生產。
疫情之下,遼河油田廣大干部員工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擔當精神,積極投身防疫保供攻堅戰。沈陽新民地區實施靜態管理后,沈35號站站長劉雙帶領8名員工,將倒班方式由“一天一倒”調整為23天靜態管理。他們克服生產物資短缺、人員出入不便等困難,保障全站21口油水井正常生產,每天產油90余噸。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