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儲能產業實現超預期增長

作者: 2022年05月11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去年,國家及地方政府密集出臺了300多項與儲能相關的政策,產業鏈投資計劃超過1.2萬億元,新興儲能企業在融資和技術上也實現較大突破。”在4月26日舉行的2022全球儲能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

“去年,國家及地方政府密集出臺了300多項與儲能相關的政策,產業鏈投資計劃超過1.2萬億元,新興儲能企業在融資和技術上也實現較大突破。”在4月26日舉行的2022全球儲能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秘書長孫正運指出,2021年我國儲能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儲能行業在快速發展的當下還面臨哪些問題?未來走向又將如何?

發展速度遠超預期

2021年,儲能行業發展速度有多快?有一組數據可以直觀展現。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增投運電力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0吉瓦大關,達到10.5吉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規模8吉瓦,同比增長437%;新型儲能新增規模首次突破2吉瓦,達到2.4吉瓦,同比增長54%。

會議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指出,國家層面明確2030年30吉瓦的儲能裝機目標,14個省相繼發布了儲能規劃,20 多個省明確了新能源配置儲能的要求。新增百兆瓦級項目(含規劃、在建、投運)的數量再次刷新歷年紀錄,達到 78個。技術應用上,除了鋰電池,壓縮空氣、液流電池、飛輪儲能等技術也成為國內新型儲能裝機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壓縮空氣,首次實現了全國乃至全球百兆瓦級規模項目的并網運行。

“儲能發展超出業內預期。一系列利好政策頒布,技術不斷突破,項目裝機規模大幅增加。”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表示,我國儲能產業實現了從商業化初期到規模化發展的轉變。

從總量來看,我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46.1吉瓦,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22%,同比增長30%。其中,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9.8吉瓦,同比增長25%,所占比重與去年同期相比再次下降,降幅為3個百分點;市場增量主要來自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5729.7兆瓦,同比增長75%。

行業發展仍面臨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儲能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仍面臨較大挑戰。“從已建項目來看,多數項目尚未形成穩定合理的價格機制,調峰、調頻以及容量補償的市場機制細則仍是空白。有些企業‘跑馬圈地’,有些項目透支未來,強制配儲項目閑置的現象普遍存在。”陳海生談到新型儲能時表示,繼去年北京“4·16”大紅門儲能電站起火爆炸事故后,全球又陸續發生了10多起重大安全事故。時至今日,行業尚未能形成統一的安全標準和公認的解決方案。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芳表示,作為新技術、新業態,新型儲能技術路線多樣、應用場景豐富,遍布電力系統各個環節,產業規模化發展的相關標準和生產規程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和修訂。

經濟性是行業規模化發展前提。“新型儲能成本疏導機制涉及面廣,實施難度較大。”劉亞芳坦言,新型儲能規劃布局與調度運行不協調,總體利用率較低。各單位要將規劃設計與建設運行有機統一,把推動新型儲能發揮其價值擺在首要位置,為各種創新技術、研發應用開拓更廣大空間。

在清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鐘海旺看來,目前,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種類較為單一,“有些儲能電站只參與調頻,有些電站只參與調峰。但實際上,儲能在不同時間段可以提供不同的輔助服務,通過‘分時復用’的商業模式,提升儲能電站的收益。”

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展儲能已成行業共識。國家電網副總工程師馮凱坦言,若沒有儲能等可調節資源的支撐,電網系統調節能力存在較大缺額,不足以支撐高比例新能源高效利用和高占比變量替代,“按新能源利用率95%測算,在不考慮新增煤電靈活性改造、新型儲能以及需求側響應資源的情況下,2025年公司經營區的調峰缺口約0.8億千瓦,2030年調峰缺口約1.6億千瓦。”

《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指出,儲能作為能源革命核心技術和戰略必爭高地,有望形成一個技術含量高、增長潛力大的全新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保守預計,2026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48.5吉瓦,2022年—2026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3.3%,市場將呈現穩步、快速增長的趨勢;在理想場景下,儲能供應鏈配套、商業模式日臻成熟,預計2026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79.5吉瓦,2022年—2026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69.2%。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進一步表示,“十四五”時期電化學儲能發展有具體目標,與 “十三五”時期相比,度電成本預計由0.4元—0.6元降低到0.2元以下;服役壽命由8年—10年,提升至20年。“儲能電站有智能控制、智能監測檢測和智能感知,在突發系統事故時,不存在起火爆炸問題。 ”

行業發展,少不了榜樣的力量。會議還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儲能企業排行榜”,寧德時代獲得儲能技術提供商、儲能電站出貨量雙料冠軍;上能電氣儲能變流器裝機規模排名第一。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