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工賦青島”專項行動,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為引領,全面提升工業互聯網建設能級,助力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編制了《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 能級躍升”三年行動計劃》。4月27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 能級躍升”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相關情況,該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盧陽,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張立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工業互聯網處處長周林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一、出臺背景及總體要求
近年來,青島搶抓窗口機遇期,持續深耕布局,相繼出臺《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規劃方案》和《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0-2022)》,堅定實施“工賦青島”行動,著力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由“試驗場”步入“深水區”。為深入實施“工賦青島”專項行動,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為引領,全面提升工業互聯網建設能級,加快推進實體經濟振興,助力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編制了該《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新技術融合創新引領產業未來,以新業態工賦筑基夯實產業底座,以新模式場景驅動釋放產業活力,以新產業原生倍增打造產業生態,堅定不移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推動青島數字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二、主要目標
《行動計劃》充分考慮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的基礎,目標基本涵蓋了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除標準和安全生產以外的所有指標。力爭通過三年攻堅,數字產業化力爭實現倍增,產業數字化保持領先優勢,基本建成新興技術融合創新、工賦業態全省推廣、六化模式廣泛普及、原生產業高端集聚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
新興技術融合創新方面
建設并開通5G基站3.5萬個以上,10G-PON及以上端口數達到9萬個以上,保持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建設水平全國領先;規模化應用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不少于8個,企業節點不少于1000個;面向細分行業建設3-5個集成化工業軟件平臺。
工賦業態全省推廣方面
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賦能企業5萬家次以上,孵化30個以上“殺手锏”級工業APP;優化“一超多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新培育30家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平臺,為10萬家以上企業提供賦能服務,帶動新增產值超千億元;培育3個以上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示范項目,全市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到45%。
六化模式廣泛普及方面
公開發布3000個“工業賦能”場景清單,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遴選300個左右新模式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培育100家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在線服務,通過“場景開放”為萬家企業提供新模式應用賦能服務。
原生產業高端集聚方面
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相關服務業為代表的原生產業領域,培育雛鷹企業50家以上、瞪羚企業20家以上,引進300個以上高質量核心企業、領先技術和品牌產品,打造工業互聯網原生產業集聚園區3家以上,帶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三、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中包含實施新技術融合創新行動、新業態工賦筑基行動、新模式場景驅動行動和新產業原生倍增行動等四項內容,具體包括15條措施。
一是實施新技術融合創新行動。
打造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優勢,推動5G網絡全面深度覆蓋,爭創全國首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培育100個以上工業場景應用,打造5G全鏈接工廠;建設共性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推進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智慧海洋大數據中心等算力載體規模建設,推動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山東分中心與國家中心互聯互通,加速工業互聯網Handle標識解析(青島)全球根節點建設,推動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規模化應用;創新關鍵領域技術產品,開展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物聯網邊緣計算操作系統標志性產品研發,加快工業軟件在制造執行系統、新一代科學計算與工程建模仿真平臺、流程制造業計劃排產系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等軟件技術攻關,建設3-5個集成化工業軟件平臺;提升工業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面向工業企業開展在線監測,提升態勢感知、應急通報、協調處置能力。
二是實施新業態工賦筑基行動。
全力支持卡奧斯平臺保持領先優勢,持續推廣“大企業共建、中小企業共享”生態賦能模式,做強跨行業跨領域平臺;每年新培育10家特色型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平臺監測分析系統,實時匯聚監測40家以上平臺數據,做優特色型專業型平臺;編制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及服務規范指南,支持工賦(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先行先試,將“工賦”模式向全省全國推廣落地,做大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國字號平臺功能迭代和服務創新,加快專業服務平臺載體建設,每年遴選一批產業數字化賦能中心,做實專業化服務平臺;推動重點園區與重點平臺企業、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開展合作,在園區管理、公共服務、模式創新、產業培育等方面率先開展“平臺+園區”試點示范,探索數字化園區轉型新路徑。
三是實施新模式場景驅動行動。
完善工業賦能場景清單分類目錄,繪制全場景圖譜,實現重點產業鏈全覆蓋。發布工業互聯網服務能力圖譜和產業技術圖譜,持續深化應用場景開放工作;圍繞數字化管理、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六化”新模式,分類梳理工業互聯網新模式典型特征、應用場景和落地路徑,開展“六化”模式應用推廣工程;編制“工業互聯網+行業”融合應用指南,推動市屬國有“工業企業”在數字賦能中發揮主力軍作用,以數字化轉型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重點產業領域轉型變革。
四是實施新產業原生倍增行動。
探索構建工業互聯網原生產業發展政策體系,統籌謀劃產業空間布局,鼓勵各區市結合自身產業基礎,突出發展重點,支持各區市制定出臺原生產業配套政策,加強原生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優化公共服務,支持龍頭企業聯合用戶單位、高校院所組建聯合創新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攻關和本地信息通信類企業轉型發展,釋放原生產業創新創業活力;編制青島工業互聯網原生產業圖譜,發布原生產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重點企業、技術、產品目錄,開展工業互聯網原生產業“雙招雙引”專題活動。
為保障“四新領航、能級躍升”三年行動計劃有效實施,《行動計劃》中設置了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創新財政金融支持、優化融合發展環境、加快人才隊伍培育等四項措施。
藍圖已然繪就,奮斗正當其時,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希望通過三年攻堅,進一步探索“青島能突破、山東能推廣、全國能借鑒”的發展模式,推動青島制造做大、做強、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