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邊緣智能儀表標準化工作組(SAC/TC124/SWG1,以下簡稱工作組)暨“邊緣智能儀表體系架構及通用要求”團體標準啟動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召開。來自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工作組組長單位)、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組聯合組長單位)、清華大學、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博微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大學、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北京東土科技有限公司、大連光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沈陽中科奧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智控(北京)監測技術有限公司、電信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美卓倫儀表(常州)有限公司等25家單位的40余位專家及代表通過線下或線上的方式參加了會議。
儀綜所梅恪副所長代表TC124(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表了講話,梅恪副所長首先介紹了TC124的基本情況和工作組成立的初衷,并提出工作組應加快制定邊緣智能儀表標準體系架構,全面謀劃,重點推進行業急需的標準并重視產業落地應用,期望工作組能夠努力將相關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為國際標準化工作貢獻中國力量,合力加快邊緣智能儀表標準化進程。
工作組組長趙艷領副主任詳細介紹了SAC/TC124/SWG1工作組的成立背景、工作組職責范圍以及工作組的后續計劃,并表示工作組保持開放性,各成員單位可根據自身需求積極主導和參加相關標準制定,希望工作組制定的標準要與用戶需求和發展趨勢結合起來,切實為各方帶來實際價值,并簡要介紹了《邊緣智能儀表體系架構及通用要求》標準的相關情況和主要內容;魏毅主任分享了“流程工業儀表IP化和智能化”的主題報告,從技術演進、產業應用及用戶價值創造等方面深入探討了儀表IP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性,分享了巴斯夫湛江一體化項目中使用的APL先進物理層儀表案例,并表示希望工作組的成果具有更強的操作性,解決用戶的實際需求和存在的痛點。
在研討環節,清華大學王雪教授、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武東升副總工程師、上海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包偉華副總工程師、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李廣鵬高級工程師及其他與會專家代表從學術、用戶、集成商、制造商等不同角度對SAC/TC124/SWG1工作組的發展及《邊緣智能儀表體系架構及通用要求》標準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議與觀點,并表示愿意為工作組和標準的有力推進提供必要的支持。
下一步,在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指導與支持下,SAC/TC124/SWG1標準化工作組將進一步整合標準化優質資源,完善邊緣智能儀表標準體系,推動標準驗證與應用試點落地,并誠摯歡迎更多相關知名高校、研究院所、龍頭企業和第三方服務商加入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