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成凱 通訊員曹立虎)截至4月13日,塔里木油田制定發布的3大區域39份標準井設計、13個鉆完井技術圖版實施近一年來,已為鉆井生產組織、單井成本控制等帶來巨大紅利,僅鉆井工程設計源頭控減的費用,就相當于多打了3口超深井。
油氣勘探開發,鉆井是龍頭,特別是在上游領域,鉆井工程投資占勘探開發總投資比重超70%。塔里木油田牢固樹立“方案設計優化是最大提質增效”的理念,把好方案設計源頭關,細化推行井筒結構、鉆井工藝技術等27項提質增效舉措,著力讓投資成本降下來。
量體裁衣,井身結構“瘦下來”。以往面對超深復雜井地質不確定性帶來的鉆井風險,井身結構均采用大尺寸的塔標Ⅱ,投資成本較高。隨著鉆井實踐的不斷深入,塔里木油田逐漸摸清了部分區塊工程地質風險點,在保障安全鉆井的前提下,對井身結構進行“量體裁衣”,由“大尺寸塔標Ⅱ”優化為“小尺寸塔標Ⅰ”,每口井可控減投資800萬元以上。今年1季度已對11口井進行結構“瘦身”。
優化參數,鉆井速度“提上來”。塔里木油田堅持從鉆井方案設計挖潛力,讓每米進尺都有效益。通過持續深化地質認識,綜合考量鉆頭選擇、提速工具、參數優化等技術指標,從“一區一策”向“一井一策”“一層一策”轉變,分區分層分段優化鉆井設計,創新制定了庫車山前巨厚礫石層、臺盆區全井筒提速模版,精準提速不同井段。目前,提速模版已推廣應用至43口井,平均鉆井周期減少30天。
消庫利舊,閑置物資“用起來”。塔里木油田打開庫存做設計,對全油田積壓物資進行摸底盤庫,分類、分級制定使用及處置原則,在各鉆井工程設計階段就將積壓物資安排其中。常態化開展修舊利廢工作,同時保障修舊物資使用的安全性,讓生產單位從“不想用、不敢用”到“放心用、搶著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