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栗倩瑋 通訊員趙曉慶 楊堃)截至3月31日,長慶油田今年生產油氣當量達到1680.75萬噸,其中生產原油632.02萬噸、生產天然氣131.62億立方米,油氣當量同比增長2.02%,以強勁的發展態勢為全年生產經營工作打開局面。
今年年初以來,長慶油田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克服屬地疫情“倒春寒”,圍繞資源勘探、油氣開發、新能源“三大主業”,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奮進姿態,迅速掀起生產熱潮。
以勘探為龍頭,長慶油田持續完善重點領域專班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地質研究和技術攻關力度,精細井位部署,一體化組織實施,加快資源向儲量、儲量向產量的快速轉化。開年僅3個月,長慶油田就先后在平涼北新區等3個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實現了油氣勘探良好開局。
良好開局主要來自油氣產量的高位運行。將技術創新作為老油田穩產“第一利刃”,長慶油田充分考慮鉆井、完井、改造、采油各個技術環節,通過動態監測、動態數據判斷,大力實施套損井治理、老井側鉆、長停井撈油等老井產能恢復工程,推動油田實現高效穩產增產,目前原油日產量保持在7萬噸以上。新井是產量接替的關鍵,生產建設啟動以來,截至目前長慶西峰油田鉆井總進尺突破10萬米。
圍繞氣田效益建產,長慶油田突出環環相扣,構建產建方案設計、過程管控、動態調整“全鏈條分段管控模式”,實現了新井投產快速運行,截至目前氣田新井投產超160口,超季度計劃運行。針對老氣田低產低效問題,長慶油田堅持氣井挖潛,做精“查層補孔、優化管柱、積液復產”等措施。其中,靖邊氣田有序實施130口井綜合治理,增產氣量達到3.32億立方米,真正讓低效井有效益、讓長關井“活起來”。
長慶油田突出新能源開發利用,全面啟動井站智能間開、太陽能供熱、余熱利用、風電、光電等節能減排、清潔替代試點工作。在姬塬油田CCUS國家級示范區,長慶油田做精做細先導試驗,今年計劃在先導示范區部署5口注氣更新井,現已完鉆1口,全部完鉆后將進一步完善注采井網,保證二氧化碳有效注入。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