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我國首臺一鍵式人機交互7000米自動化鉆機已完成第二個鉆井平臺兩口井的二開作業。近半年來,該鉆機在4口井作業中展現了更高效、更先進、更安全的性能。
這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鉆機,其核心管柱處理系統參照我國石油行業標準《石油天然氣鉆采設備 鉆井和修井用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石油鉆機和修井機集成化控制系統技術規范》設計,實現了一名司鉆一鍵操控就可完成“建立根、起下鉆、甩鉆桿”作業,有效減少了鉆臺面人力操作,提升了作業安全性和作業效率。
自動化鉆機僅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制造。國內外相關制造企業對其核心系統——管柱自動化系統的設計缺乏通用性,急需一套有指導作用的標準來規范、統一自動化設備及其控制系統的設計和生產,以方便鉆機集成,為鉆機創新設計提供支撐。
世界范圍內沒有標準先例,油田現場對管柱自動工具需求多種多樣,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如何驗證,都是標準制定過程中的“攔路虎”。寶石機械歷時3年,深入調研不同鉆深級別鉆修機的管柱處理作業需求,以滿足現場管柱處理作業的基本要求為原則,結合技術發展趨勢,打破鉆機級別劃分,將現場作業需求分為5個級別,確定各級別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的主要參數,優化產品種類規格,融入寶石機械最新技術創新成果,形成標準草案。
2018年10月,寶石機械牽頭制定的我國石油行業首部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相關標準《石油天然氣鉆采設備 鉆井和修井用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正式發布。其首次提出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的概念,規范了配套、HSE、驗收等方面要求,為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集成設計、規模推廣以及一鍵式人機交互自動化鉆機研制奠定了基礎。
《石油天然氣鉆采設備 鉆井和修井用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標準主起草人、寶石機械高級工程師高明表示,標準與科技進步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循環過程。產品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歸納提煉形成標準,再通過標準引領行業進步、助推技術創新,使產品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依托科技創新成果與標準研制形成的良性互動,寶石機械已主持或參與完成制修訂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66項、行業標準176項,為我國提升標準化水平貢獻了智慧和經驗。(特約記者江艷 通訊員王春春)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