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蓓蓓 孟彥昭)截至3月底,通過科研攻關,新疆油田2020年開始的瑪湖油區常溫輸送兩個試驗期內節電2465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1.64萬噸,控減投資800余萬元,為環瑪湖集輸系統地面建設提供了新思路,為集輸方案設計優化提供了指導。
瑪湖10億噸級礫巖油區是集團公司增儲上產的主戰場。瑪湖原油具有高含蠟量、高凝固點的特性,冬季井口采出液采用單井管道加熱器提溫輸送,每年提溫輸送費用較高。
近年來,針對瑪湖油區井口加熱耗電量高、凝固點高的實際,百口泉采油廠科研人員開展攻關研究,分析“油藏地層溫度、采出液溫度、單井集輸距離、加熱溫度與回壓”的關系,縱向對比歷史溫度、橫向跟蹤監測鄰井,緊盯溫度變化規律,2020年通過論證分析,開展小規模常溫輸送現場試驗,探索性關停管道加熱器30臺,采用不加熱常溫輸送模式取得階段性成功,為后期規模試驗推廣奠定了基礎。
2021年,百口泉采油廠與高校開展聯合攻關,對冬季常溫集輸工藝展開可行性論證研究。通過校企聯合攻關,這個廠建立并開展大范圍、多因素、極端工況下三相混輸集輸管網流動參數動態仿真,結合管道沿線水力熱力耦合計算,準確掌握常溫集輸管網整體溫壓變化規律。這個廠創新提出瑪湖油氣水三相混輸流體流動凝點量化計算公式,成功解釋油氣水三相流體原油凝點下的流動機理和多因素量化作用規律;首次形成瑪湖油田管道臨界常溫集輸半徑圖版,并提出常溫集輸決策調控響應策略,指導瑪湖油田在整個冬季順利開展常溫集輸工作,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驗證瑪湖油田常溫集輸切實可行。
瑪湖油區常溫輸送全面推廣以來,百口泉采油廠持續擴大試驗規模與深度,配套地溫監測實現對地層溫度的實時監測與預警,按照“回壓不升、產量不降、生產平穩”的總體部署,集輸系統3633處監測節點參數“日跟蹤、周分析、旬總結”,及時預判潛在風險、提前制定對策,實現集輸系統冬季平穩運行。
通過此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十四五”期間瑪湖油區預計控減產能配套管道加熱器580臺、降低投資4640萬元、節電量達1.1億千瓦時、減少碳排放7.08萬噸。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