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東拍賣平臺上一則標的物為山東某煉廠石油化工煉油設備拆除裝置的拍賣信息引發業內關注。根據披露,該標的物原價值約120億元,起拍價約12.6億元。這是山東地區石油化工設備進行網上拍賣的首次嘗試。
據記者了解,除了上述標的外,還有4家煉廠的設備也將在京東拍賣平臺進行網上拍賣,所拍賣裝置都是山東地區的落后煉化產能。不過由于疫情等原因,以上拍賣暫時擱置,預計5月重新掛拍。
近幾年,山東省通過多種手段持續推動落后煉化產能退出與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尤其是在今年高油價背景下,山東地煉落后產能或將進一步加速退出。
地煉行業刮起“網拍風”
記者了解到,上述5家煉廠的設備拆廢裝置拍賣均由青島共享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負責。其中,上述已掛拍煉油裝置價值最大。
青島共享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曉軍告訴記者,已掛拍煉廠還有另一組石油化工設備,合計總煉油能力達400萬噸/年。預計5月重新掛拍時起拍價將由12.6億元提高到14億元,共包含15項拍品,其中3套原料預處理裝置,分別為200萬噸/年、120萬噸/年、80萬噸/年;2套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分別為60萬噸/年和40萬噸/年;2套焦化裝置,分別為60萬噸/年、30萬噸/年;2套油品升級改造項目裝置,分別為50萬噸/年和30萬噸/年,以及3套20萬噸/年加氫裝置等。
“該拍品總價值較高,為實現處置效率最大化,我們結合市場需求,最終將標的物拆分為15個獨立單元進行拍賣。”何曉軍進一步介紹,自3月以來有參與意向的企業已超30家,其中大部分是拆廢收購企業,意在回收一些可利用的材料或零部件。
除本次掛拍的煉廠之外,另4家要拍賣設備的煉化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東營、淄博、菏澤等地。“目前相關項目清單和資料都還在整理中。”何曉軍說。
落后產能穩步淘汰
作為我國地煉第一大省,山東省地方煉油能力超1.2億噸/年。但煉油產能小而分散,且產品結構單一,產值較低,近年來一直制約著山東乃至全國煉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基于上述背景,山東省近年來通過行政手段持續推動煉化產業轉型升級。
“近幾年山東在淘汰落后煉化產能方面出臺了很多政策,包括產能置換政策、規模控制政策、環境安全質量高要求政策等,整治成效顯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表示。
2020年,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項目,山東裕龍島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也是推動山東落后產能淘汰的重要抓手。
“為推動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山東省政府承諾,按照1:1.3的比例進行新舊產能置換。按照約定,2020年-2022年,山東省一共要淘汰2696萬噸落后煉化產能。其中2020年完成淘汰落后產能1176萬噸,2021年780萬噸,剩余的740萬噸今年全部淘汰完成。在地煉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山東省的決心很大,就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進度完成沒有問題。”一位接近山東省相關主管部門人士告訴記者。
在山東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山東省省長周乃翔也強調,今年要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產能,開展用能預算管理,整合退出地煉產能740萬噸、焦化裝置產能115萬噸。
高油價倒逼行業優勝劣汰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盡管成效顯著,但基于山東省整體小而散的地煉產能現狀,在推動落后產能淘汰方面,未來山東省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飆升,其中WTI原油價格一度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超過130美元/桶。根據我國現行《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原油價格超過80美元/桶以后,就要相應扣減煉廠的加工利潤;高于130美元/桶時,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在此背景下,國內煉廠端壓力陡增,利潤大幅收窄。一些地方煉廠不得不降低開工率,有的甚至已經出現虧損。
“一方面,今年國際油價飆升,地煉企業原料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管理越來越規范,地煉企業進口原油的難度加大。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行業內一些規模比較小、抗壓能力比較差的企業,會加快退出節奏。”上述接近山東省相關主管部門的人士說。
目前全國煉化產能過剩,很多煉化企業尤其是地煉企業小而多,亂象叢生,山東地煉即為典型。“山東地煉企業布局分散,以政府之手整合難度較大,通過市場的外力,將推動加速退出,讓真正有市場競爭力、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生存下來,從而推動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
“當前國際油價高企,煉油企業壓力非常大。若高油價一直持續下去,一些煉化企業或將處于破產的邊緣。”郭焦鋒亦指出,高油價相當于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淘汰落后煉化產能。行政手段疊加市場之力,那些產能落后的、缺乏油源的、產品質量低劣的煉化企業無疑會進一步加速退出。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