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氫能運輸短板正在補齊

作者: 2022年04月01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鲆虻刂埔瞬季种茪湓O施,穩步構建氫能儲運體系。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過去行業內普遍認為“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鲆虻刂埔瞬季种茪湓O施,穩步構建氫能儲運體系。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過去行業內普遍認為“發展氫能”就是“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氫能風口之下紛紛布局車用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上下游基礎材料及核心部件,導致我國氫能運輸體系建設滯后于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不過隨著《規劃》的出臺,這一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氫能商用的重要一環

有觀點認為,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是良好的氫能儲運體系。一位發改委專家告訴記者:“隨著氫能產業的爆發式發展,未來氫能必須要實現制氫、儲氫、運氫和用氫環節的循環與快速匹配。我國現在面臨的主要挑戰并不是燃料電池,氫源問題也不大,經濟可行的氫源可以來自棄風棄光棄水,還有副產氫。我國制氫、加氫、用氫比較容易實現規模化發展,整個氫能產業的短板在于氫能儲運,降低儲運環節的成本是推動氫能產業商業化的重要一環?!?/SPAN>

佛山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副院長王子緣表示,過去氫能產業鏈都將關注點放在燃料電池、氫能車和加氫站上,在氫能要大規模推廣時,才意識到氫能儲運是大問題?!澳壳爸挥虚L管拖車的運輸方式,綜合運輸效率只有1%,其成本卻占加氫站綜合成本的1/3左右?!?/SPAN>

多措并舉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王子緣認為:“因為過去行業內沒意識到氫能儲運會是卡脖子的問題,在發展中存在一個誤區,認為燃料電池技術做好了、產品做好了,車有了、加氫站也有了,產業就起來了。但我國目前不允許在加氫站內直接制氫,必須解決好氫能儲運問題?!?/SPAN>

氫能不僅易燃易爆,在高壓下還會發生氫脆反應,使得儲運十分棘手。無論是氣態、液態還是固態,氫能的運輸成本都很高。

上述發改委專家直言,由于氫能本身的特性,加上我國相關技術處于起步階段,像油罐車運輸石油一樣,將氫氣存儲供應到不同地區的加氫站尚不現實?!拔覈簹涞膬\技術相對落后,缺少大容量、低蒸發率的液氫存儲設備,研究多聚焦在高壓氣態儲氫方面,與下游氫能源汽車發展與基礎配套設施發展進度不匹配?!?/SPAN>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在《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環節表示,近幾年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迅速,但跟國際先進水平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將加強統籌謀劃,推進國內氫能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因地制宜布局制氫設施。二是穩步構建儲運體系。強調安全可控原則,支持開展多種儲運方式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構建高密度、輕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氫能儲運體系。在高壓氣態儲運方面,致力于提高儲運效率、降低儲運成本,有效提高商業化水平;在低溫液氫儲運方面,積極推動產業化發展;同時,探索固態、深冷高壓、有機液體等儲運方式應用,開展摻氫天然氣管道、純氫管道等試點示范。三是統籌規劃加氫網絡。強調需求導向原則,統籌布局建設加氫站,有序推進加氫網絡建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支持依法依規利用現有加油加氣站的場地設施改擴建加氫站,探索站內制氫、儲氫和加氫站一體化的加氫站等新模式。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氫能儲運問題,并支持發展多種新型儲運關鍵技術,一批央企國企也開始增加相應的研發投入。“政府和行業越發關注制氫加氫一體化、油氫合建站等綜合能源站建站模式,一體化站其實就是為了實現現場制氫加氫,減少氫氣運輸環節的成本,推動破解氫能儲運難題。”王子緣稱。

 

延伸閱讀:

氫能現有的儲運方式有高壓氣態儲氫、低溫液態儲氫、有機液態儲氫、固態儲氫。在應用層面,只有高壓氣態儲氫和低溫液態儲氫已經實現了商業化,而在我國則主要是高壓氣態儲氫、低溫液態僅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由于液態儲氫和固態儲氫大部分還都處于實驗和示范階段。從儲氫成本、技術、安全性等方面來看,高壓氣態儲氫仍是當下儲氫方式的最優選擇,短中期高壓氣態儲氫仍是主流。但從長期來看,若液態儲氫和固態儲氫技術和成本在未來有所突破,將有可能取代高壓氣態儲氫成為主流。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