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推進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空間和行動單元,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整體排放量的70%以上,是全國開展碳減排的主戰場。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西安未來國際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茜建議,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和標準規范建設、推動城市雙碳大腦建設、打造國家級碳普惠APP等舉措,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對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精準高效管理碳排放的巨大推動作用。
“隨著城市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持續升級,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將對城市綠色低碳轉型、實施碳排放精準高效管理具有巨大推動作用。然而,在各地嘗試、創新過程中,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王茜向中國工業報介紹,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字化技術應用缺乏政策性指導;二是多源數據融合分析能力較弱;三是全民參與低碳行動缺乏數字化支撐。
為此,王茜建議,加強政策引導和標準規范建設,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基于試點建設積累的成功經驗,制定低碳城市數字化技術應用標準規范,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宣傳推廣,實現對各地利用數字化技術助力低碳城市建設發展的統一規范和指導。
推動城市雙碳大腦建設,提升政府精準監測能力。王茜建議,制定 《低碳城市建設發展數字化轉型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各地市建設 “城市雙碳大腦”,全面融合建筑、交通、供暖、用電及城市重點企業行業的各類生產生活數據,實現動態監測城市的碳排放數據,并通過多源數據的深度融合分析,精準評估城市的碳減排潛力并進行碳達峰預測,有效解決各城市無法全面、準確掌握本地碳排放情況的問題,提升政府精準施策能力。
打造國家級碳普惠APP,落實全民參與低碳行動。王茜建議,國家多部門配合參與,打造國家級的碳普惠APP,為城市居民參與低碳行動提供數字化通道。通過獲取注冊用戶的節水、節電、節氣、交通出行、低碳公益等低碳行為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量化核算,并以累計碳積分、信用值等方式,對城市居民進行政策鼓勵、商業激勵等正面引導,激發公眾參與熱情,有效落實 “綠色低碳全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