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作文 通訊員柴軍利)“持續推進‘高固含量工藝’攻關后,裝置每天的產量提高了10噸以上。這不僅進一步降低了天然氣、水等能耗,還提升了產品質量。”3月28日,蘭州石化催化劑廠三套微球車間副主任孫德劍介紹。
催化劑行業競爭激烈,煉化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勢在必行。以前,在催化裂化催化劑生產過程中,第一道成膠工序采用舊工藝,在多種原材料混合中,由于加水等原因,物料濃度較低,能耗較高。當濃度提高時,容易造成物料輸送困難、生產不連續等問題。因此,物料固含量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
為降低生產成本,蘭州石化催化劑廠持續推進“高固含量工藝”攻關,充分發揮原材料共享中心新裝置作用,嚴格控制配方執行,精確控制原材料加入量,全面跟蹤打漿全過程,不定期開展抽查,認真比對分析固含量變化,并根據高嶺土、擬薄水鋁石等原材料分析結果,及時調整配方和投料量,保證固含量達到指標要求。
固含量提高后,催化劑廠通過調整微球裝置成膠加料順序、采用“擬薄淺度酸化”新工藝、優化放料線流程等措施,提高物料流動性,加快下料速度。同時,將罐底水線改為風線,在遇到放料困難時,及時吹掃,保障生產的連續性。
此外,催化劑廠嚴格控制輸送至微球裝置的分子篩固含量。目前,這個廠穩定將分子篩成品固含量提高了25%以上,在降低分子篩生產能耗的同時,為微球裝置節能降耗打下了基礎。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