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封面科技主辦的“榜樣中國·2021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成都中寰流體控制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瑜榮獲“2021四川十大新經濟領軍人物”獎項。
▲成都中寰流體控制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瑜
▲油氣管道關鍵設備國產化現場試驗
2021年9月,中寰股份(13.320, 0.30, 2.30%)被工信部確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1年11月,中寰股份作為首批企業在北交所上市。中寰股份董事長李瑜表示:“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新產品,擴大公司在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領域的市場份額,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把企業做大、做強。在國產化方面,進一步做精做專,做高端裝備制造的先行者和引領者。”
打破外企技術壟斷壁壘,自力更生堅持重大裝備國產化
中寰是氣液執行機構和井口安全控制系統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和引領者。從2009年成立至今,中寰股份已發展成為國內首家通過發改委國產化項目鑒定的氣液執行機構制造商、國內首家具有氣液執行機構整機SIL2認證的制造商、國內首家在國家天然氣干網具有氣液執行機構批量使用業績的制造商、國內最高壓力氣井井口地面安全控制系統供應商。
談及公司的發展歷程,李瑜用“白手起家”來概括這段奮斗拼搏的歲月。從2000年起,他開始創業,貿易、代理等工作為他積攢了不少的人脈與經濟資源,也開拓了眼界的廣度。李瑜回憶,當時氣液聯動執行機構核心技術主要由歐美500強企業掌控。“它是一個多專業的綜合體,集合了機械精密制造、流體力學及控制、電氣工程、計算機軟件、無線通訊、光伏供電等高新技術,復雜難度很高,當時中國沒有人會做這個。”從此李瑜便開始關注國產化,帶領一批技術研究人員,做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的工業產品,率先完成氣液聯動執行機構的國產化,打破國外企業壟斷,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李瑜認為,重大裝備國產化,是對能源安全的一種保障,若油氣管道不能做到國產化,中國的能源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其實中國做國產化,這種自力更生已經堅持了幾十年了。”
油氣行業“領頭羊”,管理者更需“有心用心決心”
“我其實是一個技術男。”李瑜笑著介紹自己。身為中寰股份的董事長,他仍會親歷親為向技術團隊傳授知識,研判新的技術改造思路。“通過我的視野,從改造的程度、合理性、使用的便捷度等給技術團隊提出修改意見與思路。”李瑜介紹,中寰股份是用新技術打造一個產品,例如國外的產品通一次電能用7天,而中寰研發的產品則能使用60天,產品的高質量也是投入市場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瑜介紹,閥門執行機構是一種以氣體、液體或者電力等能源作為動力,通過氣壓、液壓或者電力傳動控制,驅動各類工業閥門開啟和關閉的裝置,主要用于對天然氣、石油、化工等管道閥門的控制。井口安全控制系統是用于控制天然氣井口安全閥開關的裝置,在井口、井場出現異常工況時,可自動或人為快速關閉井口安全閥,防止危害進一步擴大。
“用通俗易懂的話來介紹,我們做的是緊急截斷。天然氣管道爆炸屬于重大事故,而我們就是要減少井口和管道之間事故發生的危害程度。比如油氣管道爆了,我們能在短時間內把閥門關上。”李瑜說,生產制造小眾工業化產品,中寰股份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特征。作為油氣行業的“領頭羊”,李瑜與團隊不僅滿足國際標準,在一個個課題的突破下,他們還制定出屬于中國的高標準,邁出從0到1的一步,公司嚴格生產規范體系,以“用心”對全體員工提出了要求。
李瑜解釋:“用心是指一件一件事情動手去做。”在他心中,制造工業產品,只要不偷工減料,每個細節做到位,產品的品質自然會提高并受到市場和客戶的青睞。“這考驗的是管理者的決心。如果每天都用心思去想,怎么把事情做好?怎么做得更好?如何提高管理效率與勞動效率?公司就會越干越好。”
上下游協同促進工業鏈發展,在國際上打響中國品牌影響力
2021年11月,中寰股份作為首批企業在北交所上市。在李瑜看來,對于中寰這樣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小巨人”,北交所創建了直接融資通道,促進了科技創新、資本服務和實體經濟更深層次的循環發展。李瑜說,自掛牌以來,中寰始終專注于天然氣細分領域,并且依靠長期以來的人才技術和經驗積累,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壁壘。安全性、穩定性和快速反應成為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優勢。同時,協同上下游產業,帶動一個工業鏈的發展,“中寰股份坐落于成都雙流西南航空港,聯動周邊產業,每年約有1億產值,為中國制造、精造作出貢獻。”
陜京四線天然氣管道、中石油遼河儲氣庫群、中石化中原儲氣庫群……在李瑜的帶領下,中寰在井口安全系統、閥門執行機構等裝備的制造上處于行業領先,產品應用于一個個耳熟能詳的重點工程項目。目前,已有超過760套井口安全系統與閥門執行機構出口至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
面對國際競爭,李瑜坦言中寰股份需要在中國市場上做出業績,營造影響力,在業績與技術的支撐下,打造國際化的中國品牌。李瑜說:“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夯實主業,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新產品,擴大公司在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領域的市場份額,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把企業做大、做強,為國家、社會、投資人和員工創造更大價值。”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