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智能化時代到來,傳感器作為重要的元件,得以快速發展。預計在政策利好及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下,我國傳感器行業前景可期。
傳感器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指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
傳感器作為物聯網時代重要基礎,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國家對傳感器產業的重視不斷提高。我國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聚焦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加快推進基礎理論、基礎算法、裝備材料等研發突破與迭代應用。
因此,伴隨著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系統、人工智能技術等發展戰略的執行,再加上智能化行業的各個方面發展趨勢,傳感器發展前景可期,應用需求的變化,也驅動著傳感器行業的發展。
小編了解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感器應用需求逐漸增加,業內人士表明,應用需求的變化,使得傳統的單一探測、光學系統、被動探測等,使得紅外傳感器走向三維成像、干涉成像、智能化的自適應成像系統等;后摩爾時代,超導傳感器在未來將是細分領域隱形冠軍。
隨著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智能化時代到來,傳感器作為重要的元件,得以快速發展。預計在政策利好及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下,我國傳感器行業前景可期。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2189億元,同比增長12.7%。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感器這一產業在互聯網力量的賦能之下日益受到重視,日后再疊加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傳感器行業市場可期。預計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達2951.8億元,2022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至3150億元。
隨著傳感器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寬,加之我國加碼傳感器技術發展,傳感器產業正在迎來快速發展,逐漸形成千億規模的大市場,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標簽:
相關資訊